第216章 院試

“你這是沒經驗,多帶幾次學生們,你就習慣了。”吳山長道:“我們三個老家夥,輪流來這裏,其實挺羨慕別的縣城,那麽多學子。”

而他們人不多,考中的更少,每次來都有些郁悶。

“是啊,等我多帶幾次就習慣了。”溫潤笑了笑:“您去吧,我在家看著他們,當年我也是考過的,起碼有經驗。”

“就你那個經驗啊!”吳山長搖了搖頭:“算了,我出門去應酬,你在家看著他們,別讓他們太興奮,也別太頹廢。”

太興奮指的是考過的人。

太頹廢是沒有考過的人。

“我知道,我讓那些沒考過的人,出門去走一走,順便買點東西回來。”溫潤其實是讓他們出門散散心。

這考試有過的,就有不過的,憋屈的話,也只能憋屈著了。

讓他們去散散心,也是為了他們好。

溫潤終於理解了,吳山長的擔心,什麽都可以沒有,心氣不能沒有。

剩下需要考試的就那麽幾個了,其中就包括王玨他們五個。

溫潤將他們五個叫了過來,給他們五個,講了一下院試的規矩。

生員考試即為“院試”,這是由省裏一名專門負責教育的官員主持的考試,這個官員就是學政大人,也稱提督學院,故名“院試”。

“院試”一般兩到三年舉行一次,由於離開了考生生源地,所以考生們提籃徒步,僅奔赴考場就已相當不易,加之考場設置等對讀書人亦不夠尊重,正如《聊齋志異》所述:秀才入闈,有七似焉:初入時,白足提籃,似丐;唱名時,官呵吏罵,似囚;其歸號舍也,孔孔伸頭,房房露腳,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場也,神情惝恍,天地異色,似出籠之病鳥……實屬不易。當然,相對於極大的考試難度而言,這些卻又都算不得什麽。據說清朝的名臣曾國藩,不但歷經七次才最終考取秀才,而且曾被湖南學政懸牌批責“文理太淺”,曾氏在家書中將此視為人生第一大辱。

所以,“院試”是典型的龍門試。

一旦考過了,就能脫離平民階層,成為“士”,立刻擁有數項特權:

其一,免服徭役,國家的義務勞動全部免除,也不再承擔政府攤派;

其二,見官免跪,普通百姓見了官員都要跪下來,秀才只需拱手作揖,寒暄即可;

其三,穿戴特殊,秀才可以穿青布長衫、頭戴方巾、腳踏長靴,走到哪兒都要顯出高人一等的樣子。

秀才在街上搖搖擺擺地走,沒人敢沖撞,因為撞到就叫唐突秀才,有辱斯文;

其四,免於出庭,秀才吃官司不用出庭,只需給縣衙寫一張便條或送一封信就可以了,因為如果出庭的話,原、被告都要跪在縣衙,而秀才是具有免跪特權的;

其五,秀才除了人命案件、強盜案件等重大刑事案件外,也是不能抓捕的,如果碰到有人舉報秀才,不能抓,只能傳:“鄙衙有小票一張,秀才老爺請移步”。

所以讀書人一旦考取了秀才,就意味著擁有了種種特權。

溫潤給五個孩子講了成為秀才之後的種種待遇:“所以,臨門一腳,就差這一哆嗦了,知道嗎?”

“知道了!”五個孩子雄赳赳氣昂昂,充滿了鬥志。

前兩次考試,說實話,他們覺得很容易嘛!

成為秀才,舉手之勞而已,小菜一碟。

“不要驕傲。”溫潤訓斥他們:“你們看過了,縣試的時候,七八十號人,就這麽三五十個過來考府試,可是府試多少人?幾百人,就剩下這麽一百多號人考院試,這次院試下來,估計能剩下三五十號人就不錯了。”

說實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沒這麽嚴格。

溫潤怕五個孩子太驕傲,心態不好。

“我們真的知道了。”五個孩子異口同聲。

哥夫、先生的脾氣,他們都知道,叨叨起來,簡直沒完沒了。

在府城過了一個端午節,府城的端午比縣城熱鬧多了,不僅有各色小吃和粽子,還有龍舟競技。

一夥人去了江邊,看的很激動。

溫潤頭一次看到這麽熱鬧的龍舟競技,比起後世他見過的節日裏的節目,這種最古老的競技,十分吸引人。

“哥夫,那個人劃得好快!”

“那個人鼓點兒真緊湊啊!”

“哇!那個龍舟第一了!”

一群小孩子,沒見過世面,一直嘰嘰喳喳,索性周圍的人也都差不多。

看著這麽熱鬧的場面,誰能不激動呢?

還有的學子,當時就作詩一首,贏得了一片掌聲。

麥生也作了一首詩,他現在是舉人了,但是想去會試,還差了點火候。

所以要再學幾年。

不過他在府城也算是個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