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綠林魁首南宮易(第2/3頁)

溫潤看了一眼他這包袱裏的東西,的確是不多。

兩個一臂長的畫軸,兩本沒有名字,素色封面的賬本,一串晶瑩剔透,青翠欲滴的翡翠珠子項鏈,一面羊脂玉的“人生如意”花樣的玉牌,就是這玉牌是淡黃色的,可是這玉牌下頭墜著的流蘇,卻是金黃色。

還有一對異域風格的金鐲子,這金鐲子有兩根手指頭那麽寬,一指頭厚,上頭鑲嵌了七八個拇指頭大小的寶石,顏色也好幾個。

紅黃白綠藍紫黑的,看著就很沉實。

還有一顆雞蛋大的珠子,那珠子普普通通,但是上面卻有火焰紋。

這是一顆螺珠!

“你這些東西,價值不菲啊!”溫潤看了一眼就看出來不同了,丁林他們的教導,對溫潤來說,實在是太有用了。

這個時候就用上了。

“有什麽不菲的?”南宮易看了半天:“除了這個珠子大了點兒,其他的也沒什麽呀!”

“你這顆珠子,叫螺珠,這麽大的個頭,應該是貢品。”溫潤告訴他:“本朝沿海地區不產這種螺珠,都是海中神品的大海螺,才會有這樣的螺珠,這東西除了皇帝跟皇後,連皇太後都不能戴!”

“是嗎?”南宮易非常意外:“這玩意兒這麽好?”

“是,還有這對手鐲,一看就是域外之物,或許也是貢品。”溫潤道:“區區一個富商家裏,怎麽會有那麽多銀子?這麽多的好東西?”

溫潤打開裏頭的一幅畫卷:“董其昌的行書,《邠風圖詩卷》,好東西,六體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蘇,入乎米,而豐采姿神,飄飄欲仙。”

南宮易撓了撓頭:“什麽意思?”

“意思是董其昌的字筆法極其精湛,而不染絲毫塵俗之氣,真可謂超凡脫俗,有仙人之姿。在董其昌的這件《邠風圖詩卷》當中,能夠得窺董其昌在前人法度當中的從容而悠遊,是將自己精熟已極的前人技法應用得爐火純青,並且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散淡清逸之風,從書法的格調上來講,後世三五百年,都未必有人能出其右者。”

“這麽神?”這麽一個東西,這麽有名的嗎?

“據說這本《邠風圖詩卷》乃是其六十七歲的時候寫下的,書風已經爐火純青,是他的精品之作,萬金難求。”溫潤又打開另外一幅卷軸,頓時驚訝了:“《桃花源圖》!”

“這也是個有名氣的?”說實話,南宮易對這些東西並不感興趣,所以不如溫潤了解的那麽徹底。

“是,這個是寶貝啊!”溫潤特意用手帕擦了擦手,才敢上手摸一下邊兒,那小心翼翼的樣子,讓南宮易都笑了:“你要是喜歡,就拿去吧,不用這麽小心翼翼的,一幅畫而已。”

“你不懂。”溫潤十分感慨。

因為在他的前世,這幅國寶已經流落海外,在外國的博物館裏收藏,可這明明是祖宗留給後人的瑰寶。

現在這幅畫就在他的手裏頭,你說他能不激動麽?

“這些東西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你拿了這些東西,其實他們才更不放心吧?”溫潤道:“怪不得人家追著你跑,這些東西可比那些銀子更值錢。”

“那你看看,這是啥?我覺得吧,這兩個賬本,能跟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應該也很重要。”他將裏頭的兩個賬本遞給溫潤:“你看看。”

“你不認識字兒?”溫潤驚訝了,這樣的一個綠林魁首,不認識字兒?不會看賬本?

“我認識字兒,可我不認識這裏的頭字。”南宮易癟嘴:“要是我認識,我就知道這是個什麽東西了。”

溫潤拿過來賬本,打開了看了一眼,就愣了一下,這裏面的數字,竟然是羅馬數字。

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傳入東方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於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

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關鍵是,這裏的記載,如果他沒看錯的話,這是一個賬本,裏頭記載的數額很大,幾十萬兩銀子,上百萬兩銀子。

這是個什麽賬目啊?

那富商的生意多大啊?

而且用的都是形象字。

比如這裏畫了個圈兒,裏頭一個四方口,他要是沒猜錯,這個是“錢”。

後面跟著的是羅馬數字,然後是人名,這些人名是用狂草寫的!

狂草這個字體吧,怎麽說呢,屬於草書最放縱的一種,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狂放多變,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

而且因為寫的人,心情的關系,這狂草寫的除了自己人認識,一般外人認識不了。

因為要有很高的字跡造詣,溫潤就是有這樣的造詣,南宮易也認識字兒,可是他不認識這些狂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