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因為西北有高樓(第2/3頁)

“這是什麽?”鄧二少好奇的指著一道菜問溫潤:“從來沒見過。”

“這叫山海兜。”溫潤笑了:“乃是南宋時期皇宮裏傳出來的美味佳肴。”

山海兜,菜名豪邁大氣,有種要把高山大海裝進兜裏縱情天下的感覺。其實,它就是卷餅類的食品,在南宋經過花樣翻新,變成了海鮮山貨拌涼皮,就好似咱們現在吃的“雞絲涼皮”,就是食材略有不同。

又告訴他們,這道菜起先叫“蝦魚筍蕨兜”,因為山貨、海鮮遇到了一起,所以也叫山海兜。

這每一道菜,溫潤都能說出一個子午卯酉來,且有一本《山家清供》作為參考,幾個人吃的那叫一個幸福啊,甚至覺得比在酒樓吃的都要好,酒樓裏可沒有這麽博學的人,跟他們說每一道菜的出處和做法。

這些東西,都文雅得很。

“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如果是春夏之際來這裏,我請你們喝湯綻梅。”溫潤笑著用公筷,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個蓮房魚包:“如今只能是有什麽,吃什麽了,這蓮房還是家裏自己用水養著的,本是想著過年的時候吃一吃,如今先給你們嘗嘗鮮。”

他們家用好幾個大水缸養著這蓮房,只是為了吃,並不為了蓮子,故而開花之後,也就那麽養著。

這還是溫潤提點了陳強家的,陳強家的才養了這麽點兒出來,真的是為了過年的時候,吃個新鮮來著。

結果沒等過年,這些人就來了,為了給老爺漲面子,陳強家的就幹脆拿了這壓箱底的好東西出來。

果然啊,這幫家夥吃飯都吃進了故紙堆裏,溫潤也懶得跟他們吵吵那些之乎者也,幹脆大家一起研究美食吧!

這一手果然鎮住了他們,不僅吃的東西,喝的也很講究,等到吃飽喝足了,這幫人也消停了,老實的回去洗漱休息。

溫潤這裏什麽都好,就是頻繁地洗澡比較讓人無法理解。

主人們還好,就連仆人長工都是如此,以至於跟來的那些下人們,都有些費解了,他們家這麽幹凈的嗎?

甚至有那麽幾個領頭的,都在心裏想著,這比他們府上還講究,主人講究,下人也跟著講究,連長工都是幹幹凈凈的嘿!

這種事情,謝六公子他們不會不知道。

因為很多時候,他們貼身照顧的書童,也會講一些這裏的事情給他們聽,於是他們就知道,這裏很幹凈。

“幹凈總比不幹凈好。”這是鄧二少的原話。

而謝六公子更高興一些:“幹凈好啊!”

他的貼身書童,給他洗了腳丫子,讓長隨將臟水端走,自己擦了擦手,將少爺的鞋子放好:“是啊,總比一些人家衛生狀況好一些,小的還記得,上次那個什麽大人家的孩子,好麽,頭上還爬虱子呢,就這還是官宦子弟,比小的都臟。”

謝六公子想起那件事情,臉色也不太好看:“別提了,一提起來就郁悶。”

那是一個什麽府城裏的官員家的孩子,據說也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有沒有才華,他沒看出來,就看到這人行禮的時候,發髻上還爬出來兩個小虱子,擡著一個白花花的小蟣子,你說這叫什麽事兒啊?

不等他開口,鄧二直接把人攆走了。

那天之後他就直接搬去了鄧二家裏,再也不住什麽客棧,什麽民宿了。

衛生狀況堪憂啊!

要不然他也不會到哪兒都要用自己的鋪蓋。

幾個人入睡之後,溫潤也躺在炕上睡得噴噴香,今天吃的不錯,明天該幹點什麽呢?

結果不用他想了。

第二天早飯的時候,幾個人聯袂而來,跟他一起用了早飯,就認輸了。

“我們認輸,答案是什麽?”幾個人裏頭,鄧二少最能放下身段了,一來吃了早飯就憋不住了,端起碗吃飯,放下碗就認輸,然後迫不及待的就問起了答案是什麽。

“對啊!”

“快說說!”

“昨天被你拿一桌子宋代美食給迷了眼,竟然忘了問答案。”

“就是,真是失策啊!快說說,答案是什麽?”

溫潤看他們一個個好奇的眼神,不由得得意了:“答案就是”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呀!”

“啊?”幾個人異口同聲:“竟然是這個!”

都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首《西北有高樓》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

此詩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寫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種帶有廣泛社會性的被壓抑的苦悶、悲傷與期待,表現了東漢末年大動亂時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仿徨的知識分子的悲涼和迷茫。

全詩融情於景,語言形象生動,風格樸素渾厚,運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從高樓寫起,以高飛作結,當中交錯描畫弦歌之聲及聽者感受,寫得縹緲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