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有才子來拜訪(第2/3頁)

但不是夢,因為第二天,吃過了早飯,王珺他們就走了,走的十分幹脆利落,溫潤也沒舍不得,他跟王珺更像是合作關系,畢竟兩個人沒什麽感情基礎。

送走了王珺,溫潤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安靜的過了。

五個老卒也要跟溫潤一樣,制定一個“教學計劃”,俗稱“教案”的東西……

張大爺就找他來了:“有幾位貴客要來!”

“貴客?”溫潤一愣:“什麽人啊?”

“是我去縣城辦事,縣令大人叫了老漢過去,親口說的,說是年終文會,您不去府城,就有幾位慕名而來的才子,非要見您,讓您早做準備。”張大爺看樣子,還有些激動:“你快準備一下,這是縣令大人給你的信。”

他還帶了很厚的一封信給溫潤。

“哦,好,我知道了,您老別著急哈!”溫潤抹了把臉:“才子……能比我有才麽?”

他那整個清朝民國時期,甚至是後來的現代,那麽多的詩詞,還侃不暈他們了。

給張大爺拿了一支羊腿走:“王珺他們都走了,這次會來得太著急了,就不等您了,下次回來一定去您家吃飯,這個羊腿是他帶回來的東西,不多不少,給您老帶一個回去嘗嘗味道,說是黃羊的腿兒。”

其實是王珺他們打獵弄來的,是個羊腿兒,但不知道是不是黃羊,反正溫潤也不認識是什麽東西。

可味道不錯,吃了之後跟羊肉的效果差不多。

“行,那我回去了。”張大爺拿了東西顛顛的回去了。

溫潤打開了辛縣令給他的信,很厚一沓,上頭寫的內容,更有意思。

第一,的確是有個才子要來拜訪溫潤,而且這些才子,是遊學過來的,從京城到府城,再到縣城。

第二,來的人身份不簡單,給他們領路的是鄧二少!

鄧二少什麽人訥?那麽嬌氣高傲的一個小少爺,能給人當領路的?

除非對方大有來頭。

果然,第三,辛縣令說,有一位謝六公子,這位謝六公子可不簡單,他是當朝首輔大臣,謝亮,謝有道的孫子。

謝亮的經歷可傳奇了,他是當今皇上執政之後,第十個狀元,可惜有點大器晚成。

他中狀元那一年都三十了。

但是一中狀元,他就跟皇帝攀上了親家,他的二兒子,尚了皇帝的二公主。

然後他就翰林學士了。

倒是他的二兒子跟二公主成親之後,十分恩愛,二公主三年抱倆,一兒一女。

皇帝一高興,給他老親家升了個官兒,外放成了直隸的布政使。

當了五年的布政使,他就升遷回了京城,成了戶部侍郎,他三兒子就跟當朝太師的親孫女成親了。

然後他就成了戶部尚書。

等到他小女兒嫁入鎮國公府,成為鎮國公的嫡長孫媳婦兒,他就入了內閣,成了閣臣。

連帶著,他早前出嫁的大女兒的夫婿,都有了升遷,可以說,這關系網被他弄得那叫一個親密和牢固啊。

等到他孫子大了,到了入學的年紀,就直接進宮當了皇子伴讀。

然後他就從最後一個閣臣,升遷到了首輔的地步。

且他雖然比當今皇帝年紀小,卻身子骨兒不怎麽好。

時不時地生個病,也不知道跟皇帝怎麽辦理政務的,反正皇帝很重用他,且寵信他。

他的兒子們,也很爭氣,不僅自己考中了進士,排名還很靠前。

大兒媳婦更是老蚌懷珠,給他生了個六孫子,那就是這位謝六公子,謝松,謝長生。

因為生他的時候,謝大夫人因為年事已高,懷的辛苦,差點難產不說,這孩子還瘦瘦弱弱的,哭聲都沒有貓兒大,當時謝老大人就給起了“長生”這麽一個字,壓一壓他的小命兒,還給起了“謝松”這個名字,因為松柏常青。

別看謝松生下來體弱,架不住家裏人補啊,從小打到,這養下來,後天補給及時,長得壯實了,也就跟普通的孩子沒什麽異常啦。

這位謝六公子,大概是因為小的時候,身體不好的關系,他就在家裏養著,也不出去玩耍,家裏都是有學問的人,加上家裏人疼他嘛,祖父父親都有事沒事的陪著他,教導他讀書寫字,吟詩作對。

他十二歲的時候就考了秀才,十三歲考了舉人,十五歲以一首《如夢令·春花秋月》而名動京師,被人號稱“京師第一才子”。

甚至有人想要跟他家聯姻,條件都很好,有幾位皇子也動了心。

這位謝六公子就只好說要去遊學,歸期不定,他反正都是舉人了,哪怕不是解元,也是名列前茅。

會試跟本不怕,但是他討厭留在京城,很多人都想招他為婿,他就跑出來了。

反正他還年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