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謝六公子(第2/3頁)

除此之外,他的《聲律啟蒙》終於可以拿出來,教導孩子們詩詞歌賦的時候用上了。

唐詩宋詞元曲,都有跡可循。

溫潤自己在家待得消停的很,外面卻熱鬧了起來。

張炳大人回到永清府,叫人刊印了《鴻升文會詩集》,鴻升酒樓一炮而紅!

魯明終於再次到永清府,開設了“大鴻升酒樓”,這棟樓厲害了,既然帶著一個“大”字,那就肯定是大啊!

樓高三層,飛檐陡峭,大紅燈籠,後頭更是三座樓院相連,就連廚房,都分了好幾個,紅案白案,茶水灶的,點心廚娘的,光是在這裏做工的人就有上百個,可是個大店啦!

在剪裁開業的時候,魯明特意請來了很多舞獅子的熱鬧了一番,就連河道總督都來了這裏用餐。

做的東西也很特別。

有復古盛宴,比如說從故紙堆裏翻出來的《山家清供》,記載的各色吃食,也被研究出來了幾道,這東西一般人沒文化還搞不出來。

什麽“蓮房魚包”、“撥霞供”的,做的十分復古不說,就連出處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且這邊本來就口味清淡,這些菜,正合適。

還有全素宴,這全素宴有單獨的廚房做,那裏的人也全都是虔誠的信徒,或者是佛教,或者是道教,總之,那裏連個燒火的都是吃素的,而且還分了佛道兩個掌勺。

道教吃素,不禁蔥姜蒜。

佛教吃素,尤其是凈口素,蔥蒜韭菜等都不吃的。

更有什麽全雞宴,全魚宴。

還有各種“升學宴”,這都是溫潤給魯明出的主意。

魯明也真的敢幹,他們家現在的買賣逐漸做大,見了不少人,也拉攏了不少的靠山加入,魯明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而張炳大人對溫潤“雅士”的稱呼,也不脛而走。

不少人都知道了溫潤溫如玉的大名,隨之而來的是知道了他與人結為契兄弟。

更有人打聽了一下,知道了溫氏一族的所作所為。

讀書人都對溫氏一族十分不恥,同時也警惕了一下自己的族人,是不是也跟溫氏一族一樣。

趕巧了,這不是冬日了嗎?永清府旁邊的梅山,乃是種植了一山的梅樹,這會兒正好是花骨朵半開不開的時候,下了第一場雪之後,就有人想上山賞梅了。

更有遠道而來,專門為了賞梅的遊學之人。

古代的戶籍管理,十分嚴格,不像現在,想出門就出門,出門必須有路引,相當於現在的通行證。

沒有路引就出門,會被官府抓起來,作為流民處理的,而路引這個東西,要寫明你戶籍所在地在哪兒,本人要去哪兒,什麽原因,無緣無故,是不許人跨境的,故而一般人只能在本縣範圍內轉一轉。

不過呢,如果是讀書人,外出遊學、或者是商號的商隊等等,有特定群體,是可以隨便開路引的,因為他們的去向很多,並不BΕíЬèì是專門指定哪裏。

來到永清府,也聽說了大鴻升酒樓,鴻升文會的事情,以及拿到了《鴻升文會詩集》,在一個很大的庭院裏,一個面如冠玉的年輕人,一身富貴閑人的打扮,低頭看著這本新鮮出爐的詩集的內卷第一頁:“詩的確是不錯。”

“聽說這人住在永寧縣,蓮花坳,那地方,窮鄉僻壤的,竟然還有雅士住在那裏,真是奇怪呀。”

“也許是山中雅士?”

“是土包子雅士吧?”

他的周圍有好幾個跟他打扮差不多的人,這些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出身大家,且年紀輕輕。

其中就有一個人,是帶了詩集過來的,那就是鄧二少。

“耀祖,溫雅士是個什麽樣的人呢?”那個人不管其他人怎麽說,他只問這裏唯一參加了文會的鄧耀祖一個人。

鄧輝雖然是坐著的,卻十分恭敬地道:“回謝六公子的話……。”

“叫什麽謝六公子啊?”謝六公子一擺手:“叫表哥。”

“是,六表哥。”鄧二少從善如流,對方說什麽,他就做什麽,一點不見曾經的驕橫跋扈:“溫潤其實年紀不大,他家的事情也都是真的,他與人結契……。”

他去參加過文會啊,也算是跟溫潤打過交道,不過溫潤對陌生人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熟悉他的人,只當他是個溫和的性格,實際上,溫潤這人客客氣氣那就是見外,真正知道他的人,都明白的,他這人啊,是個護短的性子,且睚眥必報。

無奈的是,鄧二少就是那個不熟悉他性格的人。

為了在這位高貴的六表兄面前保住自己的體面,鄧二少將溫潤形容成了一個標準的讀書人,比如說性格好啊,愛惜羽毛啊,文采斐然啊。

“既然這麽有才華,那就年終文會上一看吧。”放下了手裏的詩集,謝六公子的眼睛卻沒離開詩集:“人生若只如初見……,能寫出這樣的詩詞,他的確是有才華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