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才華有點兒(第2/3頁)

溫潤知道他說的那“三位”是誰。

有三位已經五十幾歲快六十了的“老秀才”,前文提到過,過了七十歲,才不許這樣的老秀才也要跟著“歲考”,可憐啊!

但這就是規矩,沒辦法,他們不想來,因為跟一幫小年輕一起考試,總覺得丟人現眼,卻不得不來。

這事兒,沒辦法。

“唉!你就好了,不用歲考,學政大人又那麽欣賞你。”許攸酸了吧唧的道:“我明年就要考試了,一定要考上,我也不想再歲考了。”

“嗯,乖!”溫潤笑了:“行了,去睡覺吧,這都什麽時候了。”

“哦。”許攸跟他道別,就回去了。

溫潤依然懶懶的躺在搖搖椅上:“這個時代,還是很好的嘛。”

他混得好,就是很好的時代,他混得不好,就是操蛋的時代。

懶散舒坦了,他就起來,直接去了屋裏頭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

書院的飯堂有早點,溫潤去的時候,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許攸一直在等他,見到他之後拉他到自己的桌子上:“學政大人還在看卷子,咱們的山長也在,現在書院裏只有兩位先生在管事兒,但是沒有上課,只讓我們自己溫習。”

“應該的,好幾百個卷子,不能不看仔細一些。”溫潤道:“畢竟今年秋天,就要鄉試了。”

一般鄉試也分時候。

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

京畿的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而一般鄉試都是在本地的布政使司駐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也是本地最大的考試場地。

這次考試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如果上面在春天舉辦,就是在二月份左右,溫潤就是在春天考的試,許攸直接趕上了秋天考試。

學政大人一來就歲考,其實是摸一摸底,看一看這些人的水平如何,將來鄉試的時候,看卷子也能有個心理準備。

許攸點點頭:“可不是麽!這次能來歲考的都是想去考鄉試的,就算不想去的,也得來歲考。”

事情就是這麽的無奈。

“行了,學政大人在看卷子,咱們就別跟著操心了。”溫潤抻了個懶腰:“我看看早上吃什麽?哦哦,花生筍絲啊?”

小菜做的很精致,但是每一頓都帶著“竹”,不是竹筍就是竹蓀,甚至是紅燒竹鼠。

這可是一道特產小菜呢,沒有竹林的地方,是沒有竹鼠的啦。

梅幹菜肉包子,花生筍絲,搭配的八寶粥。

溫潤看了半天:“沒有鹹鴨蛋嗎?”

前世是北方人,他口重一些,覺得沒有鹹菜下不去飯。

今生穿越到了南方,好麽,一頓清淡吃的他啊,口都淡了。

現在也就能吃個鹹鴨蛋啦!

“你這什麽口味啊?八寶粥呢,甜的,你還要吃鹹的?”許攸差點翻了個白眼兒:“亂不亂啊?”

溫潤不吭聲了,因為許攸說的很對,他只是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唉。

低頭吃了早飯,而且這早飯也沒吃消停,還有人不斷地來來去去,都跟溫潤打招呼,溫潤昨天可是出了風頭的,不少人都認識了他。

他也認識了不少人,不過大家都是保持君子之交,點頭打招呼,寒暄一二。

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三五百號人呢,還有昨天沒去的,聽說了他的大名的,紛紛來打招呼,溫潤只好一一回禮,忙的很。

吃過了早飯,他就往回去,想著養養神兒。

結果迎面碰到了好幾位,其中就有溫家莊來的溫源跟溫浪。

這倆人好歹都是在書院讀書的人,哪怕有了溫潤這個事兒,他們倆還是厚著臉皮,在書院裏讀書,為的是要出人頭地,幻想著自己考中秀才,得中舉人,甚至是會試,成為進士,為官做宰……。

想的很美好,可現實非常殘酷。

春天考試那會兒,他們在書院裏考試,成績平平,結果後來連縣試都沒過去!

連秀才都沒能考上,何況是舉人了。

這次聽說學政大人來了,這倆人也是四處鉆營,可惜的是,名聲太不好了,在本地,都知道溫潤的事情,故而在學院裏沒人搭理他們。

可是外面的人不知道啊!

加上這兩個人好歹也是書院裏的學生,他們溫家莊又有好幾個人在這裏讀書,故而抱團的很,他們一群人的宿舍,是連在一起的,現在他們幾個住在把頭的那幾個房間,其余的房間空了出來,給那些來書院的人入住。

還特意選擇的是從府城來的舉人們。

哎呦喂,幾個人嘚瑟了,尤其是領頭的溫源,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