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後營將軍董浩(第2/3頁)

王珺笑著一拱手:“是,多謝將軍體諒。”

溫潤下了車子,也朝陸豐參軍行了一禮:“幾日不見,陸豐參軍更加威風了。”

“溫舉人也更加有才華了。”陸豐參軍趕緊朝他也還了一禮:“走走走,進城吧,別讓將軍久等。”

一夥人嘩啦啦的分道揚鑣,進城的進城,去軍營的去軍營。

溫潤坐著馬車,這會兒他就順勢將王珺拉了上來,後面跟著張大爺和楊大叔他們拉著傷兵的馬車。

好歹也算是打仗了,受傷當然要讓人知道啦。

何況城裏頭有藥堂的,他們去看看傷口,重新包紮一下,買一點金瘡藥。

一夥人到了城裏之後,又分開了,去看傷的,送人去藥堂的,還有一群人去了縣衙。

縣衙還是老樣子。

他們進了縣衙大門直奔二門之內,沒人攔著。

王珺大概是第一次來縣衙,還有點不習慣,畢竟小老百姓們,對衙門有著天然的畏懼,衙門口平日裏都沒有百姓從這裏路過,就是怕惹上麻煩。

現在可倒好,直奔二門,過了二門又直奔三門……這是要去哪兒啊?

溫潤是拉著王珺往裏頭走:“走吧,肯定不會在大堂見我們。”

在大堂那裏是審問案情的地方。

而二堂這裏是平時辦公的地方。

三堂這裏雖然也是辦公的地方,可是三堂這裏就比較有氣氛啦。

果然,進了三堂的大門,就被人領到了一個十分雅致的房間裏,這個房間溫潤來過。

是的,這裏就是溫潤曾經來過的虛受堂。

好麽,這裏跟以前差不多,最多是這裏好像弄得雅致了很多,不再簡潔如同雪洞一般了。

但也沒多富麗堂皇。

而眼巴前坐著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辛明辛大人,這個溫潤認識。

另外一個是穿著盔甲的一位中年人。

這人一身頂盔摜甲的樣子,坐在那裏,腰板挺直。

這位長得濃眉大眼,一張國字臉,眉宇之間英氣勃發,就是滿臉的大胡子,有些張揚。

一身的山文甲,襯托的整個人更加的勇武。

山文甲顧名思義,是指甲片形狀如漢字的“山”字。

劄法十分獨特,為“錯劄法”,即通過甲片與甲片互相枝杈咬錯成甲。

溫潤知道一個小道消息,據說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劃一的話,制成全甲甚至不需一個甲釘,不需一縷絲線。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前世他倒是參觀過博物館,也看到過這種山文甲,分為好幾個類型呢。

但是沒人敢真的去拆這樣的文物。

拆完了你復原的回去嗎?

據說山文鎖子甲配陷陣兜鍪,是一個將軍的標配。

但由於山文甲的甲片造型特殊,使得還原此甲具有非同尋常的挑戰性。

溫潤也想挑戰一下的,但是沒有那麽貴重的東西給他挑戰。

但是山文甲有外形美觀、穿著貼身、修補方便、綜合防護能力強等優點。

也因為其制作復雜,成本高昂,所以多作為武官鎧甲和親軍甲胄,在基層普及率不高。

這位將軍,貌似是後勤營的將軍吧?

一個後勤營的將軍,配備了這麽一身……山文甲,挺有意思的啊!

再聯想到王珺他們一群火頭軍,竟然搭配了武器,甚至武器裏刀槍劍戟的十分齊全,溫潤覺得這裏頭的水很深啊!

一打眼溫潤就能看出這麽多東西,他臉上不由自主的就帶了一些出來。

辛明大人輕咳一聲:“來,溫潤,這位是山南大營的董浩將軍。”

“董浩將軍,這位就是本縣舉人,溫潤,溫如玉。”辛明大人相互介紹了一下。

“在下溫潤,見過董浩將軍。”溫潤文質彬彬的行了一禮。

董浩將軍站了起來,一站起來,全身的甲胄,輕輕地一“嘩啦”,抱拳還禮,聲如洪鐘:“某家見過溫舉人,多謝你送糧草給我們山南大營,也多謝你招待我這些不成器的下屬。”

“不是不成器的下屬。”溫潤正色道:“您應該是知道,王珺跟我的關系,他的同袍弟兄們,就是我的親戚朋友們,來親戚家裏吃一頓飯,住一宿不算什麽,家裏來的不是客人,是親人;何況,就算沒有這層關系,身為朝廷的官兵,他們為了我蓮花坳的百姓,浴血奮戰,不顧生死,我蓮花坳的百姓,又豈能坐享安穩?他們是朝廷的官兵,職責所在是不假,但是他們同樣是救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救命恩人,請他們喝一口綠豆水,吃一口自家做的蛋餅,不過分吧?”

“好,溫舉人說得對!”辛明大人雙目放光:“是朝廷官兵,也是救命恩人,更是親人!”

溫潤適時地奉上了他的記賬本:“辛大人,這裏是蓮花坳村民力抗流寇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