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登門拜年(第2/3頁)

“沒有,沒有!”張大爺高興地告訴他:“聽他那東家的意思,是要給你張大哥個大掌櫃當一當,管的就不是一個酒樓了,還有別的買賣,你張大哥的工錢也要漲一漲。”

自然,這言下之意,各種福利待遇也會高一些。

溫潤點頭:“應該的,張大哥人不錯,且業務熟練,又在那裏做了好幾年的掌櫃。”

大掌櫃的,比一個酒樓的掌櫃要高一點。

可以管酒樓的掌櫃,還可以管其他地方的掌櫃,只要這掌櫃的是給老魯家做工的,就可以節制。

大掌櫃的可不好當,張大哥能力強,又在魯家好些年了,當個大掌櫃的,完全可以。

這話說的張大爺更開心了。

看過了這位村長,溫潤回去就收拾了一下,去書房休息看了會兒書,就吃晚飯了。

他回來,但是正月裏是不開學的,起碼也得過了二月二,孩子們才能來上學。

第二天他又去了隔壁,楊大叔正好在家,看著自家三個小子在家裏搖頭晃腦的背書呢。

楊家老大,楊木還教他寫了全家的名字。

不得不說,溫潤給楊家孩子起的名字很合適,因為書寫簡單啊!

楊大叔很快就都學會了,只是寫還是差了點,而且沒有用孩子們的筆墨紙硯。

他用的是一個小樹枝子,在柔軟的沙盤上,劃拉著寫字……農家人都這樣寫字,等到寫的熟練了,才會用毛筆在紙上練習字體。

楊大叔不用練習什麽字體,只需要認識會寫就行了,他又不考科舉。

溫潤來就是謝謝他們幫忙看家啦!

因為收拾屋子的時候,別人是不敢進入溫潤的書房的,唯有楊大嬸,去了溫潤的書房,給他收拾的幹幹凈凈不說,書本原來放在哪裏,就還在哪裏。

“這麽客氣幹什麽?”楊大叔看他拿了兩盒糕點過來,這東西他沒見過,應該很貴。

看起來應該也挺好吃。

“在年會上打包的點心。”溫潤道:“都是非常文雅的東西,給孩子們吃。”

這兩包點心,他只給了村長和老楊家,其他人家沒有給。

一共才帶回來四份而已。

“好,好,這個給三個臭小子吃。”楊大叔果然高興的很,這點心在他看來就跟聰明藥似的,孩子吃了,指定能考個秀才回來。

這個時候的楊大叔,只希望兒子考個秀才回來。

那樣的話,家裏可就有盼頭啦。

溫潤看過了老楊家,就回去了。

家裏的事情不多,他也累了,在家狠狠地休息了幾日,魯寶老爺的嫡長子,如今魯家的家主,魯明就登門拜訪了。

魯明是個中年男人,很成熟的那種,且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地地道道的商賈老爺。

因為古代商賈的地位很低,盡管他們很有錢,可地位還是不如讀書人,哪怕是窮秀才,都能看不起魯明。

也因為地位低,他們在穿著打扮上,甚至是飲食吃喝上,都特別講究。

古代服裝的顏色與一個人的地位密切相關。一般說來,金黃紅紫等艷麗之色,多屬於達官貴人;青藍黑白,則屬於平民。

上了年紀的可以穿紅,但也不能是大紅這種正紅色,得是符合身份年齡的朱紅、姜紅等等。

官吏的服色以“品”而定,一般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紫衣,四品著深紅色衣,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所以才有“滿朝朱紫貴”的說法。

在這個等級社會中,服飾是一個人地位身份的外在標志。

各階層的成員,從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不可隨便逾越。

溫潤可以穿青衣直綴,他是舉人,甚至可以穿青綠之色。

但魯明只能穿藍、黑與白色。

他父親魯明老爺是因為上了年紀,可以穿朱紅色,以圖喜慶。

古代尊老愛幼不是說著玩兒的,老人上了年紀,朝廷每年都會有福利發放的呢。

而魯明就穿著藍色的細棉布做成的棉服,做工精致,上面的繡花也非常的好,其他的打扮上都很規矩,就是本人有點胖,未語先笑,一看就和氣得很,也是,這個時代商人講究和氣生財。

手上帶著倆金戒指,頭上帶著帽子,腳下踩著棉靴子。

溫潤是在廳堂裏見得他,跟他不熟,不可能請他去書房敘話。

“溫老爺,新春大吉!”這位魯明老爺,一來就先拱手拜年,態度好的不得了,甚至都有點熱情過頭了。

“魯老板,新春大吉。”叫魯寶老爺子“老爺”,是因為那老人家年紀大了。

但是魯寶老爺也得喊溫潤一聲“溫老爺”或者是“溫舉人”。

誰讓溫潤是個舉人呢。

但是跟魯明,溫潤就不用那麽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