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許老爺(第2/3頁)

孫先生的管家,是他當年的書童,後來的長隨擔任,是跟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在孫家的地位很高,但是此時此刻,他卻氣鼓鼓的:“老爺,溫家的溫源和溫浪來拜年,被小的攔在大門外了。”

“你這家夥,怎麽脾氣這麽大?”孫先生哭笑不得的道:“我這還什麽都沒說呢。”

“還用說什麽嗎?”孫管家理直氣壯的道:“他們那樣的人品,憑什麽進咱們孫家的大門,讓他們在門口站著,小的都覺得虧得慌。”

其他人面面相覷,這管家怎麽能替老爺做決斷?

結果孫先生卻沒有生氣,依然是笑模樣:“行了,讓他們回去吧,我這裏不用來了。”

孫先生是個真正的端方之人,比起需要顧全大局的吳山長,孫先生是那種特別敢愛敢恨的人,更直接一些。

所以他根本不讓那兩個人進門。

管家的處理方式,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他沒怪管家,直接讓人下去準備晚飯。

自己跟學生們依然談笑風生,這次溫潤就沒提遷墳的事情。

但是孫先生卻主動提了:“你要遷墳的事情我知道了,你放心,先生支持你,你這是不忘本。”

雖然是“嫁”出去了,但他是個男子,能嫁出去,還惦記家裏,很不錯了。

“謝謝先生體恤。”溫潤趕緊站起來,行了一禮。

“不過,你要是以祭祀不絕的理由,有些站不住腳,你既然”嫁”了人,以後就是王家的人了,那麽,你沒有子孫後代,如何保證,祭祀不絕呢?”孫先生正色道:“想個辦法,解決了這個隱患,那麽你才能名正言順。”

溫潤想了想:“我以後是受王家祭祀的,那我這邊……還真是……我回去想一想,多謝先生提點。”

“你多做準備,免得溫家莊那邊,找理由阻止你。”孫先生也討厭溫家莊了:“我聽說,他們那裏現在很不好,有人當街朝女子婦人吹口哨,真是豈有此理!”

溫潤一愣:“您都知道了?”

這穿得太快了吧?

“我夫人的一個閨中姐妹的女兒,嫁在南城那邊,聽她婆家的小姑說的,她那個小姑子的女兒,就嫁在溫家莊,說那裏風氣很不好。”孫先生很不高興:“還有人說他們在城裏也很放肆,溫家莊,越來越不像話了。”

溫潤沒吭聲,他是不想多吐槽。

不過其他人理解為,那裏好歹是生養他的地方,所以他不作任何評價。

這才是讀書人的修養,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了,孫先生,明年府試……。”

大家談起府試,自然就熱絡了起來。

通過縣試後的考生有資格參加府試。

這提問的人,都是有把握通過縣試的。

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進行,由知府主持。

參加府試,報名、保結,與考試的場次、內容同縣試差不多,但保結的廩生要多一名。

他們提及此事,就是看到了幾位廩生都在,希望先生能給安排一下。

府試通過後就可參加院試,過了院試就是秀才啦。

這些讀書人對於這個很重視,因為他們都不是秀才。

而幾位秀才對於這個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明年的鄉試。

也就是考舉人的那道考試,只要過了鄉試,他們就是舉人啦!

可是鄉試太難考了,上次去了好幾個,就溫潤一個人中舉了。

等到聊的差不多了,孫先生家裏同樣預備了晚飯,比起吳山長家,孫先生家的晚飯就很有意思了。

大煮幹絲,清燉獅子頭。

紅燒羊肉,香菇炒油菜。

孫先生的老妻是蘇州人。

而孫先生,則是杭州人。

兩口子的口味相近,要不是後來到了這裏安家落戶,還帶不來這地道的淮揚菜呢。

“孫夫人的手藝可真好!”

因為他們都是老爺的學生,孫夫人也上了年紀,孫子都進私塾了。

所以也不用太顧忌什麽,親自下廚給他們做了這麽一桌的淮揚菜。

“她呀,今年是心情好,親自下廚做的,要不然啊,就是家裏的廚娘手藝了。”孫先生笑著道:“家裏的廚娘,還是她的奶姐呢,因為舍不得她,就陪嫁過來,給她做一輩子的菜,平時啊,我這老爺都管不了。”

逗得大家一起笑哈哈。

說這是忠仆,是義婢。

吃過了飯,溫潤又喝了點茶水,跟他們又聊了聊,這才告辭離開。

回去之後,看到家裏人又快快樂樂的在分東西,這次買了一些小物件,什麽好看的絡子啊,繡工精美的扇套,做工小巧的荷包……甚至還給溫潤帶了好幾份。

溫潤開心的接了這些東西。

晚上的宵夜是醪糟荷包蛋。

不過溫潤晚上去看了看兩個弟弟:“錢還夠用嗎?難得有這麽個機會出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