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拜年啊!(第2/3頁)

跪地磕頭什麽的,他真的有些接受不了。

“給老爺拜年,祝老爺平平安安,吉祥康泰。”

“祝老爺,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母子倆說的吉祥話都很好,溫潤趕緊遞了一大一小兩個紅包過去:“好,也祝你們母子倆,平安順遂。”

這母子倆可能更喜歡“平安”兩個字。

接了紅包之後,母子倆就更開心了。

“好了,形式走過了,咱們吃飯去。”溫潤站了起來:“嗯,也給我一個紅包。”

桌子上就剩下一個了,就是溫潤自己的。

眾人一頓大笑,趕緊去吃飯。

大初一的沒事可幹,這個時候其實大家都在休息呢!

畢竟三十晚上熬了一宿啦!

溫潤同樣如此,一大早拜過年,發了紅包,吃過早飯,喝了點水,活動了一番,睡了一個回籠覺,又看了好一會兒的書。

這是他在張賢送給他的禮物當中挑選出來的,乃是張賢親自批注的一套四書五經。

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比起溫潤原來太前衛的知識,以及原主那稚嫩的文化素養,這位張賢大人的手筆可要老練多了。

他一直很喜歡,就是沒時間看。

不過這次倒是有時間了,妨礙挑了一本來細細的研讀。

溫潤到了這裏之後,不許孩子們晚上看書,怕壞了眼睛,自己也不敢看,這地方可沒驗光,更不可能配鏡子!

雖然說古代早有雲叇這個東西,哦,也就是眼鏡的古代稱呼,可並不太精確,更不實用。

他也沒地方找去啊!

所以保護眼睛是第一位。

要不是現在學生們的學習任務並不重,他都想教他們眼保健操了。

年後再教吧……希望他們還記得學的知識,沒有就飯給當菜吃了。

晚飯吃過了之後,無事可做的溫潤,給孩子們講了個小故事,取材自古代版的童話。

第一個就是孔融讓梨。

講完了之後,兩個弟弟就表示,他們很尊敬大哥,哥夫不用擔心他們兄弟感情不和。

溫潤一噎:“那換一個故事吧,哥夫其實就是想給你們講個故事,免得你們無聊。”

“好啊!”

第二個故事,溫潤謹慎的選擇了一個沒啥暗喻的“烏鴉喝水”的童話故事。

這個故事簡單易懂,又有趣味性。

講完了這個故事,溫潤告訴孩子們:“遇到困難不要放棄,要運用身邊可以利用到的任何東西幫助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有突破精神,不達到目的不放棄的堅持,在一次次的堅持過後,總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哥夫,這個應該是持之以恒吧?”王玨小少年舉起手,大眼睛看著溫潤,眸子裏都是渴望的答案。

“對!”溫潤毫不吝嗇的誇獎了王玨小少年:“大弟弟總結的很到位,就是這個意思。你能記得持之以恒這四個字,很好。”

誇獎的王玨小少年,臉蛋兒紅撲撲的,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初一就這麽過去了,初二初三是婦人回娘家的日子,溫潤家裏沒有主婦,但是翠花嬸子回隔壁楊家了。

在那裏住了一夜,初三晚上才回來。

初四早上,溫潤帶著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去了村長家。

這一天,村長家很熱鬧,張大爺坐在家裏,接待一波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其實都是村裏人。

給村長家拜年的,以往拿的禮物,無非是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這次麽,大家拿的可都是好東西,一只老母雞啊,二斤桂花糕的,看著就那麽大方。

溫潤是第一個到村長家的,他只拿了一本自己抄寫的《百家姓》,裏頭什麽批注都沒有,但是對張大爺來說,這本書,是他們家第一本書。

“作為村長,自然要知道百家姓的。”溫潤將書雙手奉上:“您老可以叫張嶺給您老念一下。”

其實就是讓孩子教他認識點字兒。

張嶺已經會默寫《三字經》了。

家裏的幾個孩子,不是會寫,就是會念,甚至是會背誦。

王玨跟王瑾,一個拎著一盒桂花糕,一個拎著一盒棗糕。

“給村長伯伯拜年,祝您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兩個小少年,穿著一模一樣的新衣服,整整齊齊的說著吉祥話,誰不喜歡啊?

張大爺樂的都露出後牙槽了:“好,好!”

張大娘上前接了禮物,叫他們去屋裏頭的炕上坐著。

溫潤自然是要坐在堂屋裏了,而且還是坐在主位的次座上,跟張大爺去他們家的時候,一樣的地位。

張嶺帶著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出來,給溫潤行了一禮:“見過先生,恭賀先生,新春大吉。”

“嗯,乖!”溫潤笑了一下,摸了摸他們的頭,沒給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