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風雪裏歸來(第2/3頁)

而這句話的作者韓愈,就是唐朝人。

其次是他想買一些紅色的絲線,讓人編成“事事如意結”,其實就是用絲線編成“柿子”的形狀,兩個柿子掛在一起,這叫“事事如意”,反正寓意好就行了。

還有什麽呢?

溫潤絞盡腦汁的想,平時上課,也會間歇的想一些。

快要十五的時候,天氣又不好了,剛晴了幾日,又陰天了,而且大概是數九寒天了,又開始吹風,又開始飄雪了。

不過這次沒有飄雪沫子,終於像模像樣的下了一場大雪,可雪是下了,這風吹的也不停,吹來的還是北風。

的確是很冷,家裏所有房間的北窗戶,都掛了棉簾子,或者是皮簾子,是防風用的那種。

不然吹的屋裏頭冷啊!

這年頭又沒有玻璃窗,都是紙糊的那種,可扛不住大風吹,村裏頭有些人家的北窗戶,都是用的破棉被堵著的,這個既保暖又吹不透。

這一天是臘月十四,天沒見晴,

溫潤今天睡了個懶覺,因為陰沉沉的關系,這天他晚起了半個時辰,早飯倒是沒耽誤,今天早上的早飯,是糯米團子,小籠包子和涼拌的小菜,蒸的雞蛋羹。

“過幾天就放假了,你們也能歇一歇。”溫潤看兩個弟弟,又長大了一些,也長了一些肉,但是沒怎麽胖,估計是在長個頭吧。

“嗯,小年之前就放假了,再有三天吧?”王玨算了算日子,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哥夫,你要回溫家莊給您父母上墳嗎?”

“這個我還在考慮。”溫潤知道,這個問題,他繞不勾去了。

端午節和中秋節,中元節和重陽節,還有其他的節日,他都沒回去,過年再不回去,是說不過去。

可是想到溫家莊,他從心裏排斥那個地方。

“應該回去一趟,我們家再窮,也會在過年的時候,給父母和祖父母上墳。”王瑾道:“哥夫,明年遷墳過來了就好了。”

溫潤想了想:“也好。”

上午上課,中午的時候,大家喝了一頓姜絲老鴨湯,孩子們喝了一腦袋的汗,不敢讓出去,都在屋裏頭消汗。

最後連頭發都給洗了,幹幹凈凈的孩子們下午上了課,第二天就沒過來。

第二天的天氣也不太好,刮風,吹雪,甚至雪粒子還有點大呢。

中午的時候,風雪稍微小了點兒,但是看樣子,下午還會繼續,王家的大門打開,劉三兒他們幾個掃出來一條道,供人通行就可以了,等到下完了雪,再掃不遲。

這會兒也是王玫出來“放風”的時間。

今天是十五,且要到小年兒了,溫潤按照規矩,學堂放假,其他人都回家裏去了。

他們今天放假,小年兒的時候,就會放年假,一直到正月十八,才會上課。

但是溫潤正在奮筆疾書,他要給孩子們留作業,不能過了個年,學到的知識儲備,都就飯吃了。

那他非得氣哭了不可。

王玫小姑娘,蹦蹦跳跳的在小門那裏玩耍,那裏有幾個大孩子,給她特意堆砌的幾個小雪人兒,還有一些超級大的雪球,又清掃了一處挺大挺平坦的地方,好給王玫玩耍。

小姑娘拿了個很漂亮的雞毛毽子,下頭還墜了兩個大錢,沉甸甸的,這是溫潤給她買的小玩具。

今天沒有小夥伴兒們在,但是小姑娘自己也可以玩得很開心,她蹦蹦跳跳的在那裏踢毽子,活動開的話,身體微微發熱,一點都不冷。

小女孩兒活動開,就在那裏蹦蹦跳跳的玩耍,這裏地方大,也能活動開,陳旭站在那裏曬太陽,同時也要看著點家裏的這位小姐。

這個時候的蓮花坳,不管裏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少有綠色冒頭,一般都是蒼綠色。

而在這個萬物寂靜的時節,有三個人影,牽著馬匹,偷偷摸摸的靠近了蓮花坳,而且走的是羊腸小道,並非大道,走路還隱藏身形。

其中一個人,走在最前頭,對此地異常熟悉,都不用走彎路,就摸到了蓮花坳。

“夥長,你家真的在這裏?這裏也太偏僻了吧?”跟來的兩個人,有些不敢確定的問前頭帶路的:“這都走了多久了?”

“地方不偏僻,能拿來安置流民嗎?”前頭帶路的人,甕聲甕氣的道:“別廢話,這地方是比較偏僻,可同樣的,這裏的人也不怎麽知道客氣,進去別多說話,我就是想回去看看我弟弟妹妹,也不知道他們……活的怎麽樣。”

走的時候,心不甘情不願,現在好不容易路過此地,趁著這風雪,有機會偷跑回來,哪怕是看一眼,他也能安心啊!

“可是,夥長,你不是嫡長子嗎?怎麽會?”另外一個人,看著年紀更小一些,說話也不過一過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