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李承乾等他許久。(第2/3頁)

李承乾擡眸:“青雀,我相信我一手打造的崇文館;我相信崇文館這些年的教學沒有白費;我相信我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我相信我的心感受到的東西。

“我相信一個會自責會內疚有原則有底線的人不會壞到哪裏去。更何況或許他並不壞,他只是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該怎麽辦。他需要有人拉他一把。

“青雀,阿耶對他雖然尚可,但遠比不得你我。在阿耶看來,阿娘所生子女與其他妃嬪所生子女是不一樣的。若我將此事直接捅到阿耶面前,你覺得阿耶會如何?

“對於自己不那麽在意的人,不那麽在意的事,阿耶的處理方式向來簡單粗暴,他不會顧忌太多,只求達到目的。到那時,他就沒有退路了。此事必然不能瞞著阿耶,總歸要捅出來的,但我希望這個人是他自己。”

李泰明了:“可是如果他真是……如果……阿耶會放過他嗎?生死選擇,說了就是死,他會說嗎?”

李承乾輕笑,起身拿出一本書:“這幾日你在調查真相,我也沒有閑著。我寫了則話本。”

李泰:???

什麽玩意兒?我耳朵沒出問題吧。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調查的事情全交給我,我還以為你有更重要的計劃呢,結果你告訴我你寫了則話本子?人幹事!大哥啊大哥,你還不如不告訴我呢。

李承乾將話本遞過去:“我想給他看看。”

李泰將話本接過來,滿心狐疑:“你寫得這麽隱晦,確定他能懂?”

“當然要寫得隱晦些,我總不能直接寫狸貓換太子吧。什麽真假公子,真假千金的話本我倒是一氣兒能寫七八十個,但若這麽寫出來,不就誰都知道了。

“即便半點都不知情的人想不到這塊,你覺得宋清會想不到,他背後的人會想不到?寫得隱晦沒關系,我們配合得好就成。”

李泰:……行吧。

於是,次日李承乾就雙管齊下,一邊去查疑點,一邊讓太常寺根據話本排戲,吃著瓜子看著戲不亦樂乎,一連兩三天如此。宮中上下都知道太子這幾日令太常寺排演新戲的事,自然也吸引了崇文館一眾人等的好奇,追著過來看。

但劇目還沒排完,大家看了半段,看得半懂不懂,狐疑詢問:“這說的什麽?”

李承乾適時將話本拋出來,讓眾人傳閱。

“說兩戶人家有世代仇怨,互不對付,經常彼此算計,兩邊你來我往,手段頻出。乙家輸了幾回就開心耍陰招,抓了甲家府裏一個貼身伺候主子的婢女家人,威脅這個婢女為他竊取甲家的消息。婢女自幼在主家長大,不想背叛主家,卻又擔憂家人,兩邊為難,夜不能寐。

“後來她想了個法子,利用假消息欺騙乙家,借此接近,欲自己救出家人。可惜她能力有限,最終被乙家識破,怒而殺了她的家人。至親死在眼前,她爆發潛力,趁乙家郎君不備,與其同歸於盡。”

從簡介來看,就是一個歌頌婢女即便面臨兩難選擇也依舊忠誠於主家,誓死不叛的故事。

李承乾非是想把李恪比作婢女,他本來寫的是養子,或是流落在外的親子,卻又怕這樣的身份與事實太符合,太直白,過於敏感。

他的目的是點醒李恪,而不是打草驚蛇。只能塗塗改改,刪刪減減,部分橋段必須具備聯系性,無法去除,便只能在身份和框架設置上動手腳。只有身份差距越大,越不相似,才越不會引起宋清與其幕後之人的注意。

所以他不但把主人翁改成下人,還把性別定成女。

眾人聽後唏噓不已:“這女子雖然身份低微,倒也有骨氣。”

杜荷輕嗤:“她的命當年都是主家救的。主家這些年也沒虧待她,她若真背叛主家,那還是人嗎?”

李恪眼睫顫了顫,擡眸看向台上飾演婢女的樂童怔怔出神。

一個婢女都知不能忘恩負義,他如何能呢?更何況婢女背叛,結果或許只是一家消亡,而他若背叛,後果就大了,家國天下可能都會沉淪。

耳邊眾人的議論還在繼續。

“難得有這樣的忠仆。可惜忠確實算忠,就是傻了點。對方抓了她家人威脅她,她不會報官嗎?”

“不是說乙家權勢不小,與當地官府有牽扯?許是因為這點她不敢報,也怕會因此觸怒乙家,反而害了家人。畢竟家人在對方手裏,她投鼠忌器。”

“確實如此,但她還可以告訴主家郎君啊。若她向郎君坦誠呢?”

“這倒是一個法子,但她或許是不敢賭。畢竟主家善待仆婢是因為主家心善,甚至更多是因為主家娘子心善。可再怎麽樣,仆婢終歸只是仆婢。郎君若知道真相,大概第一想到的是如何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扳倒敵人,就此一勞永逸,未必會全然顧忌她家人的性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