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你所謂更重要的活就是……(第2/3頁)

“從前他們有故吏,凡受推舉保薦者皆承私恩,奉命於皇族,名為國臣,實為家臣。而現在,我們已打破這種局面。

“如今,我們又要修《氏族志》。不說出台後影響幾何,單就這個舉措本身已經說明我們的態度。我們不容世家占據主流地位,我們要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我們很明確在一步步打壓世家。世家啊……”

呵。

李承乾輕笑:“他們急了。這說明我們這些年做得很好,讓他們感受到巨大恐慌。他們為什麽一定要趕在我們之前把書弄出來?除了想搶先一步,占據先機之外,是不是還有另一層考量?

“書是皇家主持,是朝廷官方刊印。若等書面市,他們再出個《氏族錄》,將排名顛覆,便是公然駁斥皇家,與皇家打擂台。而倘若在此之前出書,他們可以裝作不知道我們也在修書,裝作不知道我們的意圖排名。

“這種做法是對我們的反擊,卻也是對我們的忌憚,說明他們不敢全然違逆皇家。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確實如此。

李世民瞄了他一眼:“你倒是說得頭頭是道。”

李承乾揚眉:“那是當然。”

李世民勾唇:“既然這樣,想來對於此事你已有主意,那便交給你了。”

李承乾:!!!

喂,不是。我只是發表下自己的看法沒說要接活!

“我剛忙完春種呢!”

“忙完了?那不正好?”

李承乾:……你就看不得我閑著是吧。還讓不讓人歇會兒了,每年春種有多累你不知道嗎?你還是人嗎!

剛想拒絕,就聽李世民又道:“你當年說崇文館諸人都是朝廷培養的棟梁之材。既是棟梁,如今也大都十多歲了,總該試試他們的本事,檢驗一下這幾年教學的成果。

“再有當年的話本與現今的說書,便是打崇文館開始興起,由崇文館一手推廣的。你將此道傳播出去,還嚴格把關眾人的話本質量,甚至自己出手寫了兩本,應該不只是想給自己找個樂子。”

李承乾撇撇嘴,想了想,將《氏族錄》揣在手裏:“行,給他們練練手也成。”

回到東宮,李承乾就緊急將身邊人召過來組織開會。由李恪負責記錄,李泰負責補充。其余成員包括長孫沖、程處默、杜構、杜荷、房遺直等,皆是李承乾近年來玩得較為親近者。

眾人看著眼前的《氏族錄》有點懵逼。

長孫沖蹙眉:“朝廷所撰《氏族志》不能出世於此錄之後。”

李承乾點頭:“我問過了。我們第一冊 也可以整理弄出來,即便無法趕在世家之前,但絕對能與他們同時刊印發放,絕不會落後。”

這便好。

李承乾手指敲了敲桌案:“兩書同出是理所應當,但這不是解決之道,我們還得加把火。現在長安說書正火,不論文人還是百姓,不論高士還是庶寒,都喜歡去聽。況且說書一道已然不只存於長安了。”

在座都是聰明人,聞弦音知雅意:“殿下的意思是從話本與說書入手?”

“嗯。世家枝葉繁茂,總會出幾個不孝子弟。況且世家勢大,又自視甚高,即便有些人正直中和,也難免會有仗勢欺民之輩。你們想辦法多做調查,找幾件比較典型的事情,以此為藍本撰寫。”

長孫沖言道:“就如《女將軍》一般?”

李承乾肯定:“如《女將軍》一般。”

《女將軍》即便虛化了朝代背景,還夾帶了不少私貨,但仍可看出那是平陽昭公主。李承乾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讓人能瞬間門聯想到原型的結果。

李承乾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一圈,於杜荷身上停留半秒,於房遺直身上停留一秒,轉瞬移開:“誰負責調查,誰負責擬定大綱,誰負責填充劇情,誰負責發印傳播,你們自己商量一下。”

說完李承乾起身離去,李恪李泰懵了會兒,趕緊追上:“大哥。”

李承乾停下腳步吩咐:“你們回去,此事由你們把控全局。”

李恪李泰同時一愣:“我們?”

“對,就是你們,有問題嗎?這種事咱也不是第一回 幹了。《女將軍》那會兒不是挺順利的嗎。你們都瞧過一遍了,難道還不會?”

李恪李泰搖頭:“我們懂。”

李承乾拍拍手:“這不就結了,我跟你們說,你們也沒比我小多少,該學著獨立了,別總跟個長不大的孩子似的。”

李恪李泰:……

李恪猶豫了下,問道:“大哥,房遺直生母出自範陽盧氏,杜構杜荷有位堂姑嫁的滎陽鄭氏。”

“所以就看他們怎麽選了。”

李恪微愣,轉瞬明白:“大哥是故意跳出來,將此事交由我與四弟負責,便是想看他們會怎麽做?”

李承乾眨眨眼不說話。

李恪仍有擔憂:“大哥便不怕他們會毀了你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