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蜀王與周王一起落水了……(第2/3頁)

“這邊,把球傳給我。”

“杜荷,你往左,我往後。”

“殿下,看球。”

……

場上眾人熱火朝天,一群年歲相仿的小子們揮灑著汗水,此刻他們之間沒有君臣,沒有尊卑,沒有長幼,只有共同的青春與年少。

場外,觀眾們呐喊歡呼,響聲震天,熱鬧非凡。

角落裏,少女與少年也看得津津有味,這二位不是別人,正是昨日在春風茶坊的兄妹。

少女詢問少年:“八哥,這場中還有女子。”

“是。太子殿下的蹴鞠隊不挑男女。不過尋常女子也進不去。如今在其中的皆是太子的姐妹,除此之外,唯有一人,乃高句麗公主高寶珠。”

少女一頓:“高句麗?當年三國使團朝賀之後,余者皆回,唯獨新羅大公主金德曼留了下來。後一年,聖人滅東/突/厥,此戰震驚內外。此事過後,諸國紛紛表態。百濟送了一位王子過來,高句麗送的卻是公主,但非是一位,而是兩位。”

少年點頭:“不錯。還有一位在看台之上,聖人與皇後座下一排,從左至右分別是新羅金德曼,百濟扶余瑾,高句麗高寶珍,與高寶珠是親姐妹。金德曼扶余瑾高寶珍年歲都較大,太子殿下的蹴鞠隊只招收與自己年齡相仿者,因而這些外邦之子中,唯有高寶珠合適。”

說到此,少年語氣中帶了幾分嘲諷:“高句麗是最後送人過來的。不論是新羅的金德曼還是百濟的扶余瑾,都是有繼承權的。唯獨高句麗這兩位,非但無繼承王位的可能,還是庶出。

“一大一小兩位公主,高寶珍今歲十九,高寶珠今歲十一。高句麗此舉打的什麽主意,當誰不知呢。明著是送質子,實則是存著和親之意。或是聖人看中了高寶珍,或是太子納了高寶珠,只需成全其一,他們的目的就算到了。”

少女看向場中恣意奔跑的高寶珠:“聖人歷經風雨,閱美無數,宮中妃嬪不算少,縱有得寵者也不過爾爾,誰也越不過皇後去。高寶珍即便入宮,亦只是其中一員,自困於後宮,所能發揮之地有限。

“太子不同。太子尚且年少,若成為他情竇初開之際瞧中的第一人,即便做不得太子妃,也定是他的心尖尖。若能令太子捧在手心,可發揮的作用更大,能為高句麗爭取的利益也更多。”

少年眼中帶笑:“妹妹聰慧。”

少女眸光閃了閃,壓下心頭思緒,又看向李恪:“從昨日茶坊眾人的談話中來看,蜀王蹴鞠技術似乎比太子要強一些,可今日瞧來好像不是這般。”

少年也有些疑惑:“茶坊眾人都這麽說,且這點還是長安百姓的公共認知。那麽想來蜀王殿下在蹴鞠一道上確實是不錯的。今日這般定有緣由。”

那廂,李承乾等人也都察覺到了問題,上半場賽事結束,中間休息。李承乾便跑到李恪跟前:“你怎麽了?”

原以為只是有點緊張,但顯然不太像。

李恪臉色微變又瞬間恢復:“沒事,許是昨夜受寒了,有些不舒服。”

“不舒服?可找醫正瞧過了?”

“沒……沒有。我自己感覺還行,應該問題不大,就想等蹴鞠比賽結束再說。”

李承乾蹙眉,一把拉過他的手腕三指搭在脈關之上。李恪心頭一驚,下意識想把手縮回來,好懸忍住了。

李承乾跟孫思邈學了幾年,深層的東西沒學會,但稍微把個脈看個小感冒還是能的。

“確實是風寒之症,雖說目前確實不嚴重,但也得注意。舉凡大病,多是小病拖出來的。這樣吧。你別上場了,讓候補上。你歇歇,回頭就讓太醫署開方早些喝藥。”

李恪緩緩將手收回來,回想起自己昨夜睡不著在窗口站了一夜,當是那會兒受寒的。他松了口氣,點頭應下李承乾的話。

李承乾轉頭重新安排上場之人,又囑咐李泰,讓其頂替李恪隊長的位子,與高寶珠這個副隊長配合協商。

另一邊。

李元方站在李元亨身邊。眼見不論是李承乾李恪,還是李元景等,人人身邊都圍著一群人為其呐喊助威,噓寒問暖,唯獨他們周邊空闊,略顯寂寥。

李元方眼中本因賽事而燃起的熱血一點點冷卻,眸光逐漸暗淡。

李元亨安慰道:“沒關系,你喜歡蹴鞠,哥哥陪你。”

李元方搖頭。與其說他喜歡蹴鞠,不如說他是不想被丟下。他想要跟大家一起玩耍,他不想被人排擠,不想忍受冷落,不想格格不入。但是……

砰。

一個鞠球砸過來,正中李元方腦袋。李元方下意識拉住李元亨勉強站穩,轉頭就見李元景李元昌迎面走來。

“哎呀,九弟,你沒事吧?”李元景順勢撿起鞠球,“哥哥不是故意的,就是今日沒抽到簽,不能上場,又腳癢忍不住,便在旁邊練練,沒想到失手誤傷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