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兵突厥。(第3/3頁)

長孫祥輕笑了一聲:“太子曾說每個人口都是勞動力,每個勞動力都是國家的財富。朝廷的每一項建設都需要他們。中原自前朝混戰之後,人口銳減,至今未能恢復。若能將突厥人口納入,一部分留在突厥,一部分便可內遷。他們可以是突厥子民,亦能是我大唐子民。”

薛禮愣在當場,他不由得想起大軍出發之際,聖人攜太子來誓師送行。

彼時太子曾對六路行軍總管說:火藥是利也是弊。它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可過分強大的力量也會讓我們放松警惕,甚至放棄謀劃與思考。

它能給我們帶來勝利,亦能帶來毀滅。突厥的王庭有錯,但突厥的將士並非都有錯,突厥的百姓更無錯。

此戰我們為的是戰勝突厥,令它為我們所用,而不是摧毀突厥,讓它全部湮滅。

所以懇請各位慎用火藥,你們都是出類拔萃的將帥,請保留你們的智謀與策略。

這些話與長孫祥的言語不謀而合。

長孫祥繼續道:“太子曾說,我們應該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果,而不是用最大的代價換取最小的成果。”

薛禮蹙眉:“可太子也說,一切以你的安危為重。我們不能因此就將你置於險地。如今兩軍開戰,勢如水火,你留下,風險太大。況且你並不一定能……”

“不,我能。請相信我的能力,也請相信我的判斷。我在突厥一年,這一年裏我一直在努力,不然你以為突厥為什麽會出現如今這種情況。我付出了這麽多,絕不會在臨門一腳時畏懼退縮。所以我不會走,趁現在營地混亂,你快離開。”

見他態度堅決,薛禮實在沒辦法,一咬牙,將羊皮塞入懷中,轉身出帳。

唐軍營地。

李靖看著羊皮哈哈大笑:“好,有了這個,咱們就能事半功倍。”

薛禮詢問:“李將軍,我們是否現在出兵?”

李靖看向他,目光橫掃,上下打量,並不直接回答:“你叫薛禮?”

雖是疑問句,卻是陳述的語氣。顯然李靖心裏有數。但薛禮還是恭敬回答:“是。”

“聽說過你。太子親選的千裏馬,程咬金的愛徒,就連尉遲恭都對你頗為贊賞。能帶百人奇襲兩萬兵馬的突厥營地,火燒帥帳,還能全身而退,確實不錯,對得起他們的看重。你今歲多大?”

“十二,虛歲十三。”

李靖失笑:“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個年紀,程咬金也敢把你放出來,讓你單獨出任務?”

薛禮低頭,有些不好意思:“程將軍本是不肯的,說大唐有從軍的年齡標準。我是求了太子殿下,拿了太子殿下的特批,程將軍便無話可說了。”

李靖:……太子特批在手,程咬金還真沒辦法。

他再次看向薛禮,沒想到這小子居然還身有反骨,知道用太子來壓人。他抽了抽嘴角,嘆道:“少年人,前途無量啊。只是到底嫩了些。你在程咬金身邊不過一年有余,程咬金應該只教了你武藝,還未教你兵法戰略吧。”

薛禮頷首:“李將軍英明,見微知著,我確實還未正式修習兵法戰略。”

未正式修習,不代表沒有接觸。但那點接觸很顯然李靖是半點不放在眼裏的。在他看來,這點接觸等於沒有,完全不必算在內。

他輕笑:“既然程咬金還沒來得及教,那麽我今日就替他來給你上第一課。”

薛禮頓住,瞬間驚喜:“請李將軍不吝賜教。”

李靖將羊皮在桌案鋪開:“突厥兵力強盛。去歲南侵便是二十萬眾,再加上留在本國的人馬,十分龐大。

“且不說長孫祥能否成功,就算他成功,薛延陀部的夷男與突利反水,頡利可汗身邊仍舊能留有十多萬眾。這批人可不是能輕易殲滅的。

“好在我們已經知道頡利可汗的謀劃,便能早做準備。但這個準備並非是我們一定要跟著他的謀算走,為何不能利用他的謀算,引敵深入?”

薛禮眼前一亮:“李將軍的意思是?”

“你過來。”李靖指向羊皮,“按頡利可汗的想法,若不敵我們,會過沙漠,取得九姓鐵勒的庇護。我們有六路兵馬,大可以分兵狙擊。柴紹的兵馬可至渾河,李勣的兵馬可至白道,經歷這兩場大戰,頡利可汗的人馬銳減,更是身心俱疲。此時將他引入陰山。”

薛禮眸光閃動:“我們率先在陰山設伏,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等其余各路人馬趕來,再行合圍之勢,頡利可汗插翅難逃。”

李靖眼帶笑意:“聰明!”

他一拍桌子:“走,我們去陰山,傳信各路總管,彼此配合,給他來個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