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阿耶牛批!(第2/3頁)

但他不管不代表“兩耳不聞窗外事”,消息還是源源不斷傳入耳中。

聽說百濟與新羅表示對我國土豆紅薯以及筒車水車的強烈興趣,並言明可以用本國的東西來交換。譬如珍寶牛羊等,給出的數目還算不錯。

聽說高句麗耳聞後,不甘示弱,緊跟著也表示有興趣,願意用東西來換。

購買這個字眼是沒人提的。不論大唐還是新羅百濟與高句麗,都默契的選擇以物換物,將其當成一場促進兩方邦交的友好“互贈”。

唐儉每天都會來匯報並請示,李承乾都唯有一句:“你做主就行,你若是拿不準,就去問阿耶。”

言外之音:反正別來煩我。

數次之後,李世民忍不住找過來,彼時李承乾正在後頭喂阿鳶,揮手打了個招呼,然後繼續訓鷹。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你倒是悠閑。之前不是說要跟三國使團談個好價錢薅他們一筆嗎?怎麽如今事情進入正軌,你反而成甩手掌櫃了,什麽都交給唐儉,倒是心大。”

“我都做到這個地步了,以如今的情形,咱們占盡優勢,還用得著我來?殺雞焉用牛刀啊。我好歹也是一國太子誒,跟使團去談價這麽點事也得我出馬,給他們臉了是不是!

“唐儉身為鴻臚寺卿,還是歷經阿翁與你兩任,被你們倆共同認可的鴻臚寺卿。就現在的情況,隨便在朝堂上抓個人都能把價格往上談,怎麽都不會差,你覺得唐儉辦不到?

“你是想說唐儉沒用,你跟阿翁眼瞎看錯人;還是認為我這個太子不值錢,芝麻綠豆大的事也得我來?”

李世民:……這要算芝麻綠豆,那你這芝麻綠豆未免也太大了些。

李承乾眼神橫過去:“別沒事找事啊。說很多遍了,我才七歲,不要總想著剝削我。接待三國使團的差事怎麽到我身上的莫以為我不清楚。

“我小小地使了個性子不是因為我只能使這麽個小性子,是我不想太為難你。但我懂事,你也得懂事吧。你要不懂事,我還能更不懂事呢。”

鼻尖哼哼,意思分明:比不懂事?誰怕誰呢。反正我年紀小,不懂事是應該的。

李世民:……行,行吧。不然還能咋地。

於是李世民雄赳赳來,灰溜溜走。沒辦法,之前確實套路了李承乾,心虛咧。

沒多久,李承乾便聽聞與三國使團的“交易”已經談成,大唐給予糧種並派遣專人給予技術指導,三國付出相應代價。李承乾稍稍瞄過幾眼單子,這代價是真的不錯,唐儉沒白費他打下的基礎。

但讓李承乾驚訝的是,李世民答應了金德曼的請求,讓她留了下來。

李世民笑問:“不理解?”

李承乾有些遲疑。

李世民拍了拍身邊的位子,讓他坐過來:“你說得不錯,若只看目前,我們已經感受到新羅的誠意,決議與新羅合作,她留與不留,意義不大。可是我們不能只看現在,還需看得更寬更遠。

“承乾,我們與突厥終有一戰。若戰事起,高句麗始終是個隱患,即便他們現在被我們的火藥所震懾,卻仍舊不得不防。”

李承乾面露迷茫:“阿耶是覺得將金德曼留在大唐,對高句麗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警告,告誡他們,若他們為突厥背刺我們,新羅也能背刺他們?”

“是。所以阿耶這回與高句麗百濟談的交換之物唯有土豆紅薯及筒車水車,但與新羅談的還有火藥。”

李承乾雙目瞪圓:“阿耶把火藥給新羅了?”

“給了一部分,數量不多。為這些火藥,新羅可謂大出血。”

聽到前一句,李承乾眉宇蹙起微微有些不贊同,可當後一句出口,李承乾神色瞬間緩和。李世民十分無奈。李承乾卻已約莫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們與新羅陸地隔著整個高句麗,海上隔著大片海域。因而她們即便手握火藥也對我們構不成什麽威脅,更別提我們的火藥更多更猛。

“阿耶將火藥交予她們,是想讓她們利用火藥來牽制高句麗。留下金德曼,則是為了讓新羅更加聽話,讓他們明白,火藥付予他們,他們不可濫用。必須用在我們認為該用的地方該用的時候。”

李世民點頭:“這只是其一。”

李承乾頓住。

李世民繼續:“其二,承乾,金德曼留下是為了獲得大唐的支持,讓她的上位之路更加順利。相應的我們也可以借此觀察,看她是否符合我們的要求。

“一個人可以裝一天,一個月,但未必裝得了數年。我會在長安為她賜下府邸,府中可以用她帶來的人,卻不可能唯有她帶來的人。

“其三,承乾以為高句麗的野心可會因為火藥而消散?”

李承乾搖頭:“不會。他們現在的屈服是出於逼不得已,出於不得不為。但他們心裏是不甘的是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