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第3/4頁)

“小郎君六歲了,早已到了武學啟蒙的年歲。”

“可是阿耶……”

“這是小事,聖人不會不答應。聖人未安排不過是無人提及,他政事繁忙,一時想不到罷了。”

無人提及便想不到嗎?可太子的事情,四弟的事情,不必別人主動提及,阿耶也能想到啊。李恪眸光有點點晦暗,神色落寞。

宋清看在眼裏,閃過一絲心疼,他溫聲道:“小郎君,屬下曾聽聞太子說過一句話,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你對聖人的崇敬也好濡慕也罷,都要想辦法讓他知道。有些事情,若聖人太忙一時想不起來,你可以自己提。

“聖人子嗣不少,往後還會更多。聖人掌一國要務,天下民生,自然不能在這些兒女小事上一一顧及。你得學會自己爭取。”

“自己爭取?”李恪微微握拳,他可以嗎?

宋清上前,目光鼓勵:“為什麽不可以?去試試吧,就從這次武師傅的事開始。”

李恪深吸一口氣,他……他要試試。他也想有自己的武師傅。完全的,屬於自己的。太子哥哥人很好,武師傅也很強,甚至還有程將軍時時指點。可他還是想要個專屬於他的武師傅,哪怕差一些。

下定決心,李恪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妘。楊妘也不阻止,任由他自己去跟李世民說。果如宋清所言,這種小事,還是兒子想學習的事,李世民完全沒有反對的必要,幾乎沒做考慮,順口答應下來。

這次的成功讓李恪十分高興,不只高興有了專屬於自己的武師傅,更高興於他第一次主動提出要求,阿耶就答應了,還答應得非常爽快,甚至誇他長大了,知道懂事上進了。

這份喜悅縈繞在李恪心間持續了許久,讓他好幾天都美滋滋的。

他高興,楊妘更高興,忍不住開庫房親自選了兩樣東西讓拾翠賞給宋清,感嘆說:“是個會說話,會勸導人的。”

宋清說得沒錯,帝王的兒女那麽多,怎能顧得過來,若自己不爭取,那就只能沉寂下去,被別人趕上。

楊妘此前費心費力給李世民敲耳邊風,替李恪尋先生為了什麽,不就是想李恪好嗎?她沒想過那些不該想的,卻也盼李恪與李世民父子親近,感情和睦。不與嫡出相比,只需在庶皇子中,李恪能做到排前的那個,往後長大分封就藩,封地總不會差。

另一邊。

聽聞李恪有了自己的武師傅,不來東宮與他們一起習武,李泰稍稍松了口氣。為什麽說是稍稍?因為轉眼李承乾就說:“這樣也挺好。大家各學各的,每年來兩場切磋,看誰學得更好。或是一塊騎馬狩獵,看誰的獵物更多,也挺有意思。”

李泰:!!!

好家夥,意思是李恪跟阿兄麗質切磋,他在旁邊幹看著;李恪跟阿兄麗質狩獵,他在旁邊慢悠悠騎馬晃蕩?

不,不只如此。現在還只有李恪,但以後呢?文武皆是大事,同等重要,阿耶都很看重。雖說阿耶從沒強迫他習武,卻也沒不許別的兄弟們學啊。有阿耶這麽個武藝高的榜樣在,誰不想討阿耶歡心?到時候必然多數是要學的。

那……那豈不是人人都能跟阿兄麗質切磋狩獵,就他不行?

憑什麽!

李泰內心的危機感再度燃起,並且比之前更加高漲。不行,他必須跟阿兄麗質站在一起,絕對不能被別人奪了他的位子。哪怕只是這一個方面,哪怕僅僅只在切磋狩獵之時,也不行!

於是在懈怠了數日後,李泰又把落下的武課給撿了起來。

對此,裴行儉瞥了眼李承乾:“你故意的吧?”

“什麽故意。我這不都是為了青雀嗎?雖說他現在是瘦下來了,但就他那管不住嘴還邁不開腿的性子,胖回來也是早晚的事。凡事貴在堅持,怎能半途而廢。”

裴行儉呵呵:“就這麽簡單?”

“當然。”李承乾鄭重點頭。

當然啊,當然……更多的不能說。

他可是盼著青雀做候補的,雖說沒人規定當太子當皇帝一定要文武雙全,但他又不是要青雀一定學得多好,可總得會點,至少強身健體需要吧。

太子是儲君,以後是皇帝。看他阿耶就知道,這是個累人的活。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個好身體,上位後怎麽辦?他是想讓青雀頂替上他的位子,不是想把青雀累死在這個位子上。

所以預備工作從“本錢”開始。

哦,還有一項至關重要。那就是必須給青雀多紮十七八個心眼子,七八十個更好。免得再被阿耶一忽悠,就又缺心眼了。

想到此,李承乾就很生氣,心中暗罵李世民奸詐。轉頭就去李世民面前晃悠,不斷訴說李泰最近習武多努力,多刻苦,多厲害,多棒棒噠。

言外之音非常分明:你有本事讓青雀不學,我就有本事讓青雀再學。來啊,咱倆比比,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