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局勢倒轉。(第4/5頁)

“大汗,我看不如整肅軍容,直接發兵,攻入城去。”

“對,我們糧草損失大半,不能坐等下去,要不退兵,要不攻入城中,取城中糧草以用。”

頡利可汗轉身:“攻入城?你們覺得我們能攻的進去?你們既不信李世民天降神鳥之說,那麽就沒想過今日這場戰事有沒有其他可能?”

眾人一頓,突利擡頭:“大汗是懷疑這些鷹鳥是李世民訓練的?”

“這……這不可能吧?便是熬鷹訓鷹,哪訓得了這麽多?”

突利看過去:“既有熬鷹訓鷹之道,一只可以,兩只可以,為何這麽多不可以?你我做不到,不代表天下無人能做到。需知中原能人異士眾多,李世民旗下未必沒有。”

眾人面色大變:“這……若是這般……”

頡利可汗眸光銳利:“若是這般,我們發兵,李世民必定再派飛鷹軍來攻。即便這次飛鷹軍是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再來一回,我們未必會似今日一般慘敗,但結局如何誰人能斷?”

眾人啞然。這個結果還真是不敢說。

就在此時,斥候來報,李唐派使臣前來。

使臣言語不多,直接了當幾句話:“我唐聖人仁善,不忍見戰火喧囂,戰士枉死,秉持著兩邦和平之念,確有和談之心,但似乎可汗領會錯了聖人所謂和談的意思。既然如此,聖人便只能讓可汗見識見識了。”

說完,同上回的突厥使臣一樣,轉身就走,完全不理會身後之人怎麽想。

也是同樣的,自他走後,突厥賬內也如同前日的李唐一般炸開了鍋。

“什麽意思,他這話什麽意思!”

頡利可汗憤而摔桌:“什麽意思?還能什麽意思!我們派使臣去要金銀財帛,給他們一夜時間考慮,說明日答復,第二日,就來了飛鷹。而且是從唐軍營地那邊飛過來的。這還不清楚嗎?這就是李世民給我的答復!”

也就是說,李世民認了那些鷹群就是他豢養訓練!

眾人神色大變:“如果……如果是這樣,李世民為何不繼續讓飛鷹出戰,繼續打?”

“你以為訓練這些飛鷹容易嗎?李世民不想自己辛苦養的飛鷹全部耗死在我們手裏!而且這是在李唐國土,戰事一起,不論輸贏,以雙方的兵力規模,必定禍及國土與百姓。他不得不考慮更多。”

頡利可汗渾身顫抖:“所以李世民想和談,但他並不懼戰,他的和談不是想給我們送東西,是讓我們給他送東西!”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不行,大汗,此舉絕對不可。我們千裏迢迢,舉兵二十萬南下,莫非什麽都沒得到,還得賠償。”

“大汗,是啊,這絕對不行。”

“這若是答應了,我們還有什麽臉面回國,回去後又要怎麽向所有將士所有國民交待!”

頡利可汗將兵器架推倒:“你們嘴上強硬有什麽用,你們告訴我,若是不答應,我們怎麽辦!口口聲聲說戰,我們拿什麽戰?你們別忘了,我們糧草只剩三成有余。如何撐得起十幾萬眾日日消耗?

“李唐援軍已到,以他們的人數與悍勇,已非我等能迅速能破。戰事膠著,一天天熬下去,李唐有後方源源不斷的糧草輸送,我們呢?我們只能活活被拖死。更甚至李唐還會有其他援軍陸續而來,我們也沒有。

“更別說現在他們有那麽多飛鷹相助。今日飛鷹是怎麽幫他們的,你們看不見嗎?我們死傷多少人?李唐呢?再有!”

頡利可汗將眾人拉到窗前:“你們看看,看看我們戰士現在的模樣,你覺得我們能以這個狀態去戰嗎?”

眾人默不作聲。可謂每一條每一項都對他們不利。

頡利可汗咬牙:“和談,派人和談!”

唯有和談,他才能把剩下的十幾萬人順利帶回去,日後再尋機會一雪前恥。他不能耗死在這裏。

於是,很快李世民就收到了頡利可汗重新寫的手書,表示願意奉上金銀財帛若幹,牛馬三千匹。

李世民挑眉看向使臣:“你們大汗這回手書的財物與上回可真是天差地別啊。”

使臣面上訕訕,要不然呢?上回是讓你們送我們,這回倒轉過來,財物能一樣嗎。

“這個手筆對比上回,會不會小家子氣了點?”

使臣仍舊訕笑不說話。說什麽,他還能主動加?

李世民一嘆:“別的倒也罷了。太子一直心念你們的牛馬,這三千牛馬倒是合適,好歹如了太子的願,看在這點上,朕也不是不能接受。罷了,總歸是曾有盟約之友邦,頡利可汗背信棄義,朕卻不能不仁。”

使臣大喜,這是答應了?李唐居然這麽容易就答應了?

正待他高興之際,只聽李世民又說:“和談之事既已確定,不知貴邦那三位正在我們這邊做客的大將,你們還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