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的家在長安,太極宮裏……(第4/5頁)

即便已然有猜測與心理準備,姜照仍然吃驚,他站起來跪拜行禮,動作規矩中又帶了幾絲慌亂與激動。

激動的不是他見到了當朝太子,激動的是太子懂他、懂水利、懂灌溉,更懂得擅於水利農事者不一定需要善讀經書詩賦。他特意說服聖人,增加明算科目,便是給了他以及如他一樣的人一條路。雖說科考之外仍有舉薦,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渠道被舉薦。

他有幸遇到都水使者,甚至有幸遇到太子,別人呢?他們有這樣的幸運嗎?

李承乾此舉可以說是給了那些沒有他幸運,又無渠道被人舉薦者一條出路。

“草民此前對殿下多有得罪,還望殿下恕罪。”

李承乾將他扶起來:“不礙事的,我沒放在心上。先生不必拘禮,我是以友人的身份來見你,又不是以太子的身份。”

“既知殿下身份,如何敢稱是殿下友人,這先生二字更是僭越。”

“什麽狗屁邏輯,合著我當個太子還不能有自己的友人了?志同道合者皆為友,與身份地位有何關系?至於先生二字。孔子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測量繪圖那麽厲害,自然能當得起這句先生。”

姜照連稱不敢。

見他如此,李承乾也沒有勉強:“一個稱呼而已,屬實不值當如此。但你若覺得不妥,不習慣,我換了便是。”

李承乾笑眯眯:“咱們暫且不提這個,這個不重要。關於我之前說的兩個提議,你如何想?可有決定嗎?”

姜照再次跪拜,甚至沒有過多猶豫,便說:“草民選舉薦。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草民不想再浪費這一年的時間。

“雖然草民自信,進士明經兩科若有不及,但明年若開明算,絕對可以通過,仍舊能入仕,但如今高轉筒車已經試驗成功,若水轉翻車也試驗成功,想必接下來,朝廷便會運用於民。

“草民可以等明歲科考,但朝廷不會等我,百姓也不能等。這兩項草民費了諸多心血,不想錯過。

“若無官身,便是都水使者讓草民協助,也難以進入核心,事事參與;就算有殿下支持,辦起來也終歸名不正言不順。再有,不論通過科考還是通過舉薦,皆是入仕,又何必拘泥呢?”

李承乾十分滿意。夢裏他似乎聽表姐說過什麽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他沒怎麽聽明白進士翰林內閣的關系。但他聽明白一點,便是科考入仕與非科考入仕區別很大,上限差距也很大。

他很迷茫,覺得這個怕是不準確,至少在大唐不是這樣的。可他清楚,即便現今不存在區別,但有些人有自己的行事原則,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科考,不想依靠別人呢?

好在姜照沒有這樣的迂腐與固執。當然即便他有,李承乾也會尊重,但還是現在的結果更讓他高興。

他看著眼前的姜照,想到那天拉著他非讓他說高轉筒車的情景,忽然有點明白了都水使者說起他時,所謂的“平日為人和煦溫謹,唯在專長上過於執拗,且容易激動”是什麽意思。

嗷嗷嗷,這種平時為人處世沒毛病,懂得變通,不拘泥於形式,但在專業上有自己的原則與鉆研精神,且動手能力強,執行能力強的人,愛了愛了!簡直大愛了。

李承乾笑眯眯讓姜照等著,轉身回宮就去找李世民。

“阿耶,你趕緊出任令吧,就讓姜照入都水監。”

當朝太子想舉薦一個人,實在算不得什麽,李世民眼皮都沒擡:“你想讓他擔任何等職位?”

“隨便。”

“隨便?”

李承乾點頭:“你看著給就行。掌固典事都可。”

掌固與典事在都水監排名末等,李世民挑眉:“你費那麽大勁,同我說了半天姜照多有才,甚至為他開出一個明算科,到頭來竟只讓他擔個掌固典事?”

“要不然呢?莫非我還能把原來的都水使者給撤了讓他當?都水使者又沒犯錯,冤不冤啊。便是副使、丞、府的位子也都有人坐,就算額外增加一人來解決位子問題,但這麽做豈不是公然宣告姜照是特別的?

“他身後沒有家世支撐,這般一來會成為眾矢之的。我也不可能總看著他幫著他對不對?就算我能看著,他莫非要事事靠我嗎?總是要靠他自己的。不如讓他從底層做起。

“雖說官位低,但高轉筒車與水轉翻車是他繪制,沒人比他更了解。這兩項任務都可由他作為主幹去推行。等差事辦完,他的功績也有了,便可順理成章升官。

“他不是還懂河道疏浚、水利水渠嗎?之後可以再讓他去巡視河道,勘探運河。聽說前朝連通的運河不太好,修得爛。”

關於這個爛,李承乾也不知道哪裏爛,具體怎麽個爛法。但既然夢裏表姐都這麽說了,那肯定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