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於愛卿,頂住啊,看好你……(第4/5頁)

都水監這幾日所做之事他是知道的,他也一直關注著,更在剛才就聽到匯報,說高轉筒車在柳葉村運轉自如,嘗試成功了。

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高轉筒車圖紙。

李世民拿在手裏,心情激動。柳葉村能行,大唐其他地區也一定能行。

“是啊。我跟你說,這位姜照真不是一般人。”

李承乾滔滔不絕,一會兒說姜照的繪圖技術,一會兒說姜照制模能力,一會兒說姜照實幹知識豐富,觸類旁通。

李世民挑眉:“你對他評價倒是挺高。怎麽,這回不替自己邀功,改替別人邀功了?”

“這算什麽邀功啊。我說的是事實。若不是我,這樣的人才就跑了。這種人,你居然讓他去參考明經科。你怎麽想的啊,這不是胡鬧嗎!”

李世民:……

他?胡鬧?

他?讓姜照去考明經科?

他知道姜照是哪根蔥!

“姜照這麽大本事的人,你居然都不知道,還好意思說呢。不知道也是你的錯。誰讓你科舉就設那麽幾科能考呢?大家都盯著進士科與明經科,是因為都想考這兩科嗎?不是,是因為他們其中很多人沒有其他可考的科目,只能考這兩科。

“你知道這樣會遺漏多少人才嗎?譬如姜照,他沒有通過明經科的考試落選了,是因為他能力不夠嗎?或許在帖經跟墨義上他確實有所不及,但他別的能力絕對屈指可數。譬如建造模型,測算地理,設計水利灌溉農器等等。這對他來說不公平。”

李世民蹙眉:“明經科較為容易。”

這個李承乾在知道姜照沒通過後有特意了解一番,對比進士科似乎確實不算難,只需通讀經書,背誦自如,了然於心,大多都能過。但通讀不需要時間,背誦不需要時間?有這功夫,好好研究自己專長不行嗎?

“你也說了是較為容易,是對比進士科而言。”李承乾目光幽怨,“你讓這種專業人才把時間都花在這上面,他們還搞不搞自己的學術了?術業有專攻,懂不懂啊。

“你讓他們全去考進士科、考明經科。是覺得他們會讀書、會詩賦、會帖經墨義就會治河會水利嗎?他們把四書五經學出花來,詩賦寫得再好,也不會治河與水利啊。

“相對地,懂治河懂水利的人,不會詩賦怎麽了?不懂那麽多帖經墨義怎麽了?又不影響他們的專攻之道。

“你還說朝廷缺人才呢。就只會嘴上說,一點實際行動都沒有。缺什麽人才就找什麽人才啊。就好比都水監這種,就算要考他們,也該考測算,而不是考帖經墨義與詩詞歌賦這些。”

說到此,李承乾一頓,眼睛亮起來:“對!就是測算!你應該加個明算科。”

夢裏表姐是不是說過這個話題來著?是不是有個明算科來著?似乎還有個明法科?

“嗯,再加個明法科。算學好的,不但可以往水利方向培養,還可以去戶部算賬。律法好的可以審案斷案,還能修正律例,整理法規條款,核查卷宗。看,專人幹專事,多好。”

李承乾說到興起,一拍桌子:“就這麽辦,先加明算與明法,把這兩個列入常舉科目,每年與進士科明經科一起考。以後我如果再想到別的到時候再加。”

李世民:……加兩個常舉科考類別這麽大的事,你就這麽輕易決定了?

李承乾對上李世民的目光,蹙眉疑惑:“你看我作甚,記下來去幹啊。明天上朝就跟群臣商議!”

李世民:……呵呵,你還知道這事要經過我呢。

一下子確定了兩個科目,不知會幫到多少人。以後那些精於匯算或精於律法就不會再苦哈哈去考進士科與明經科了,而原本就需要考進士科與明經科的人也少了一批對手,不必擔心更多人來跟他們搶名額。完美。

李承乾越想越是美滋滋,挑釁般看向李世民:“你若是早就定有明算科,姜照就不會去考明經。他要是考明算,絕對能過。”

就姜照這種能把地形地貌都等比縮小建模的本事,考個明算那必是手到擒來。

“我跟你說哦。姜照真的是個人物,你不用他會後悔的,一定會後悔的。”

李世民挑眉:“所以?”

“用他啊!像高轉筒車,沒有人比他更懂。你給個任令,召他進都水監,讓他總攬此事,務必讓大唐不適用尋常筒車而適用高轉筒車之地全都用上。你不也常說,民生之本為糧食嗎?有田才有糧。農田灌溉之事解決了,才能更好地產出糧食。”

李世民輕笑:“你既要增加明算科,說姜照必能通過,又讓我立即召他入都水監。那你到底是想姜照自己通過明算科考入仕,還是現在就讓他做官?”

“當然是……”

李承乾頓住。在他看來,將明算明法納入常舉科目,以備日後選才;與此刻讓姜照入都水監是兩碼事。但這是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