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5頁)

李淵蹙眉:“附近都是鄰裏,甚至左右皆為商鋪,來往行人也不算少,沒人聽到動靜?”

“已經問過了。沒有。”

李淵面色又沉了一分。

幾乎無打鬥痕跡,鄰裏未聽聞異常聲響,一刀斃命。

這代表什麽?即便對方是趁人不備,也必定訓練有素、身手利落,沒有給予探子反應的時間與機會,下手快狠準。

眼角余輝瞥見地上散落的紙張,李淵伸手撿起來,紙張四四方方,應該是平日用來包裹客人所購買糕點的,上頭還蓋著店鋪的印記——八寶齋。

這名字很是眼熟,有關吳峰的調查資料上便有。

錢九隴解釋說:“吳峰入京這段時間很喜歡吃這家店的糕點,常有購買。”

李淵眉毛擰得更緊了,一言不發,靜靜看著長安府的人上上下下忙活。好一陣後,長安令再次上前:“聖人。”

“說!”

“在前廳發現有未擦拭幹凈的血跡。根據現場環境初步推測,他們應該是跟著吳峰前後腳入店,一進來就被捂住口鼻,束住手腳,一刀割喉。隨後對方將屍體拖入後方,藏在櫃子裏,擦拭掉前面的血跡,緊急撤退。

“他們臨走前關了店門,在門口貼上東家有事的告示,但約莫是走得急,門未關嚴實。有顧客前來買糕點,瞧見告示本已打算離開,因覺得腳酸,便靠著門揉了揉,哪知門開了。

“顧客以為還有夥計在收拾還未離開,叫了兩聲,無人應答,便想著自己去取份糕點,把銀錢放櫃台上用東西壓住,留張字條說明。如此也不算白跑一趟。他是老顧客了,以往前來買東西,東家與夥計忙的時候,也是這般自取。

“他對店裏的布置不算陌生,見櫃台上的筆墨打翻了,便去後頭另拿一副備用的。誰知剛走到後面,便瞧見從櫃子裏流出的一地鮮血,打開櫃門一看,竟是兩具屍體,頓時唬了大跳,驚恐之下叫喊出來,這才被人知曉。

“另外在後院柴房發現兩把刀,上頭有血跡,從刀身長短以及刀刃厚度來看,與兩位死者脖子上的傷口基本吻合,可以判斷為兇器。”

李淵挑眉:“他們沒把武器帶走?”

長安令搖頭:“應該是不方便。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論是殺人還是撤離,都是臨時起意,非早有決定。事發突然,現場處處可見倉皇痕跡。臣派人詢問了左右鄰舍,一個多時辰前,有人瞧見店鋪東家在關門,還問他怎得時辰這麽早便不做生意了。

“東家說老家出了點事要回去辦。那人還奇怪他走了,夥計還在,生意可照常做。他說這次要回去好幾天,沒法管事。店裏原料等也不夠,是需重新采買的。正巧,趁這個機會給夥計放幾日假。

“那人聽了這話,只以為他是不信任夥計,不願托付銀錢購買食材原料,便也沒犯忌諱多問,就此作罷。

“他們要走,只能從前門,後頭無路,又是青天白日,坊間人來人往,簡單行裝可以收拾,小匕首小利器可以藏身,但似這種大刀便不太方便了。就算用布包裹也會有他人側目。許是為了避免惹人生疑,他們直接丟棄在柴房,沒有帶走。”

事發突然?

突然二字從何而來?他們雖疑心吳峰,也查到了些端倪,可單憑現下他們所掌握的東西,對吳峰而言應當是遠遠夠不上“突然”之說的。

他若自覺面臨暴露的風險,也該是沉寂下來,靜待時機悄然脫身。或是求助尹家,甚至是尹家背後的人助他脫身。似這般殺人逃離,鬧出偌大動靜,必定有其他緣由。

那麽這緣由為何?而這家店的東家與夥計又是什麽人?

李淵沉聲再問:“這家店開設多久了?東家與夥計都查了嗎?”

“開了約莫三年,做糕點的手藝不錯,在長安頗有名氣。東家姓謝,店內做事的夥計有三個,都是這三年裏陸續招來的遠親及老鄉,他曾說如此做是為了幫扶族中鄉裏,還因此被人贊過不忘本。”

李淵凝眉:“三個夥計全是?”

“全是。”

李淵冷哼:“也就是說,這家店內的人,如今是一個都找不到了?”

長安令低著頭,沉默以對。

錢九隴提著刀上前:“聖人,這刀有問題。不論從厚薄、長短、大小、材質以及刀柄的設計等各個方面來看,都與當初在水雲觀擄走中山王賊人所用兵刃極為相似。”

李淵瞳孔收縮。擄走中山王的賊人?竇建德的舊部!

再一想水雲觀之事,若吳峰早就跟竇建德的人有牽扯,那麽他在水雲觀一事中便必定非是無辜。

李淵本以為他最多是與尹家合謀,卻不想竟然還牽扯到竇建德。

三年。這家店開了三年。

三年前的現在,竇建德才剛死沒幾個月呢。原來那麽早所謂的竇氏公主就在布局了。她們秘密潛伏,不聲不響,竟是將人直接安插在長安,在李唐的皇權中心,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若不是因為吳峰,他或許還發現不了城內藏著這樣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