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5頁)

“別跟我裝蒜,我問你承乾在哪裏!”

爾朱煥慌忙搖頭:“我們不知道。中山王被擄的事情我們一無所知。我們只知道太子讓楊文幹私募勇士,又讓我等去送鎧甲,其余一概不知。我們不清楚中山王的失蹤是否跟楊文幹有關,更不知道中山王現在何處。”

喬公山連連附和:“我們知道的全都跟聖人交待了,其他的,我們真的不知情。”

李世民二話不說,立刻拔刀,眼見刀刃就要落在爾朱煥身上,李淵大叫:“錢九隴!”

錢九隴得到示意,迅速上前,挑開了這一刀。

李淵呵斥:“老二,你冷靜點!”

“承乾已失蹤兩天兩夜,半點線索都無,生死不知,你讓我怎麽冷靜!”

二人雙目對視,看著李世民赤紅的眼睛,李淵大驚,本要訓斥的話語硬生生咽了回去,想到仍未找到的承乾,所有的脾氣再也發不出來。

李世民心底冷嗤,轉身一手提起爾朱煥,一手提起喬公山,將二人拖至庭院,扔在地上,直接開揍,拳拳到肉,那個狠勁讓周遭侍衛個個膽顫。

錢九隴看向李淵:“聖人?”

李淵無奈咬牙:“你去看著,別讓他把人打死了。如今事情未明,這兩人不能死。”

錢九隴一聽便知,這是不打算阻止了,保證不死就行。

庭院內,肉搏聲、哀嚎聲、求饒聲不絕

於耳。沒多久爾朱煥與喬公山便已渾身是傷,頭破血流,呼吸急促,氣若遊絲:“中山王的事,我們……我們是真的不知道。秦王殿下便是打死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啊。”

眼見李世民拳頭篡緊,手指關節咯咯作響,錢九隴連忙上前:“他們都快沒命了,仍舊堅持這番說法,想來確實不知情。”

李世民也明白這點,胸口悶悶地,十分失望。

見他沒再揍人,錢九隴松了口氣,目光在李淵與李世民這對父子間逡巡了一圈,上前道:“中山王的下落要找,但如今更重要的是楊文幹。據這二人所說……”

錢九隴頓了下,沒提太子李建成,只說:“這二人說楊文幹有反意。慶州緊鄰宜君縣,大軍可朝發夕至,不管消息是真是假,聖人都需提早做準備。否則一旦等對方先動,只怕就來不及了。”

說完,他跪下來:“臣懇請聖人與秦王移駕仁智宮。仁智宮的安防比此處更好布置。還請聖人以自身安危為重。”

李淵剛才被李世民的舉動驚到了,滿腦子想的都是承乾,現在經錢九隴提醒,恍然回神。是啊,若這二人所說為真,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防備楊文幹。至於承乾……

李淵甚是掙紮,猶豫不決。李世民將他神色收入眼底,嘴角輕勾一抹諷笑:“你們要走邊走。我留下。”

李淵皺眉,李世民目光炯炯:“承乾是在此處被擄,山上山下,城內城外都及時被控制住。不管擄他的人是不是楊文幹,對方都一定還在。他們沒機會逃出去。我若守著,總有機會找到承乾。我若跟著退了,此地空虛,才是給了對方可趁之機。”

錢九隴心急:“秦王殿下,此地的衛隊不會全部撤走,各處關卡也不會撤離,我們可以讓下面的人繼續尋找中山王,你不必親自坐鎮。”

李世民搖頭:“不,我得守著。”

若沒出楊文幹的事情也就罷了,但偏偏就是發生了。消息傳出,必定人心惶惶,到時候下面的人還會不會對各處嚴防死守?會不會對尋找承乾用盡全力?但凡他們遲疑一分,松懈一分,賊人都可能利用這“一分”將承乾帶出去。

他們一旦出了宜君縣,天涯海角,那時他要到何處去尋承乾?又或者他們把承乾直接帶去慶州,交到楊文幹手裏,承乾危矣。

所以他要留下坐鎮,也必須留下坐鎮。

這些話李世民沒有說出來,但李淵與錢九隴又如何能不明白。只是……

李淵幾次啟唇,欲言又止,半晌後終是咬牙開口:“好!那便不走。你不走,朕也不走。我們一起等承乾回來。”

錢九隴大驚:“聖人!”

李淵擡手阻止了他的話頭:“朕意已決,不必再勸。傳旨給楊師道,調遣靈州兵馬過來,如何布置,如何對付楊文幹都由你來負責,朕把自己的安危全交給你了。”

聽得此話,李世民看向李淵,見他留下的決定是真心實意,面色總算稍微好了點。

錢九隴無奈,只能領命退下。

從李淵院子離開,回到自己的客舍,房玄齡已經等著了。

“爾朱煥與喬公山所說之事,殿下怎麽看?”

跟了自己多年的人,李世民多少有些了解,聽他語氣不太尋常,微微蹙眉:“你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殿下是被小郎君的事擾亂心神,關心則亂了。屬下本來也覺得小郎君的事恐與慶州有關。但現在……”房玄齡看向李世民,“我們剛查到慶州,爾朱煥與喬公山就來告發太子。這兩個原先還是太子的人,會無緣無故出賣主子?還出賣得如此堅定,毫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