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5頁)

這麽一思量,李淵也覺得承道似乎嬌氣了些。男孩子摔摔打打可太平常了。這般姿態,往後習武怎麽辦?

習武……

承乾似乎也還沒開始習武。

李淵看向李承乾:“莫氣了,阿翁知道承乾不是故意的。此事便罷了,別再說什麽錯不錯的話,可好?”

李承乾低頭不語。

李淵嘆息:“你不是喜歡阿翁上回賜給你八叔的九連環嗎?阿翁讓人又尋了一個,比那個還漂亮還精細,給你可好?”

李承乾仍舊不說話。

“記得你之前說,先生提議秋後教你學棋。阿翁庫裏有一副暖玉棋盤,還有與之成套的棋子,也給你。”

李承乾撇撇嘴。

李淵頓了下,無奈道:“你不是說長安城你都逛遍了嗎?阿翁帶你出去玩?”

李承乾終於有了反應:“出去玩?”

“對。仁智宮修好了,你的莊子也修好了,這莊子可還附帶百畝良田呢。都是你的。你就不想去看看?”

“想啊。可是……”李承乾眼珠骨碌碌轉悠,“阿翁不帶承道?”

李淵一滯。

李承乾嘟嘴:“若承道去,我就不去了。我跟他天生不對盤,到時候鬧起來,又讓阿翁不得安寧。既他去,我還是省省吧,免得阿翁心煩。”

李淵:……

話雖不客氣了點,卻是事實。想到兩個孫子過往的種種“壯舉”,李淵腦仁又疼了,立時拍板:“行,不帶他。”

大不了以後找機會再帶承道去別處玩便好。李淵如是想。

李承乾終於笑起來。

李淵也舒心了,繼續問:“騎馬學了,棋藝也安排上了,何時習武?”

李承乾眼睛一亮,幽怨般瞄了的李世民一眼:“我想學,阿耶不讓。阿耶說待明年再談。”

“何必等明年,你現在想學便學。”

“可是阿耶……”

“你阿耶說了不算,聽阿翁的。你阿耶要是不給你安排,阿翁幫你指派武師傅。”

李世民蹙眉:“父親,承乾這小子跳脫得很,不會武呢,就已經嘚瑟上天了。這要是會武,他指定能把天給捅個窟窿出來。”

這也是李世民一直壓著李承乾沒讓其習武的原因。李承乾愛往外頭跑,見到什麽不平事都要管不管,還美其名曰“肅清長安風氣”。他力氣本就大,如今年紀小不會武還好,會武,那要是碰上哪家小郎君,一個不高興不得把人打殘了?

李世民一片好心,是真的為長安城各家小郎君著想。可惜李淵完全不理解,斥道:“有你這麽說自己兒子的嗎?咱們承乾好著呢。”

李承乾點頭:“對,我好著呢。阿耶總是埋汰我。”

李淵擺手:“別理他。他自己四歲就開始習武了,你現在已經五歲多,他還一堆借口,一天天的,不知道腦子裏想些什麽。我們家承乾這麽乖,怎麽可能把天捅個窟窿?”

李承乾繼續點頭:“嗯嗯,就是借口。我最乖了。”

李世民:……我的親爹誒,你是不是忘了,你先前還怪承乾打了承道來著?

李世民氣結,奈何李淵在這方面壓根不跟他講道理,直接拍板。他能怎麽辦?還真讓李淵指派武師傅過來?那必然是不行的。無奈,只能自己安排。

李淵知道後,便沒再多此一舉,卻送了一堆的東西。除說好的九連環玉棋盤外,還有許多珍寶,琳瑯滿目。聽聞李承乾在百般武器中選了弓,又贈了把弓給他,名曰霸王。傳聞乃項羽曾經所用。

當然這是傳聞,不可盡信,真要是西楚霸王的東西,能完好保存到現在?尤其這說法並沒有什麽考證。但看其通體緋紅,觸之溫潤,似木非木,似玉非玉,更非鐵制,竟不知是何等材質所造。弓弦韌勁極佳卻又松弛有度。絕非凡品。即便與項羽無關,也是世間罕有。

李世民與李元吉都善弓箭。前者戰功赫赫,李淵沒賞。後者疼寵有加,李淵沒賜。如今給了一個初學的小兒,朝野俱驚。

房玄齡與杜如晦得聞經過,回想起那日李承乾所說“有他來哄我的時候”之言,沉默了。

而李世民呢?他自閉了。這不越發顯得他不招待見嗎?

李淵卻猶覺不夠。他已淺咳幾日,太醫瞧過說無礙,多喝些溫水養著就行,連藥都不必吃。因而身邊人,尹德妃張婕妤也好,李建成李元吉也罷,誰都沒當回事。唯有承乾記在心裏,還特意送食補方子來。別的不論,單說這份心,就不是旁人能比的。

這般想著,李淵著手讓人去安排起駕仁智宮的事,將隨侍名單中的李元吉尹德妃張婕妤等人全部劃去,只留了李承乾。

被劃去名字的眾人:???

六月十,禦駕啟程。

仁智宮在宜州宜君縣玉華山,距離長安並不遠,當日去,當日便到了。休整一夜,次日,李承乾起了個大早,睜開眼睛就吵著要去看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