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打仗(第2/4頁)

這話說得眾人發愁,因為確實荒唐。

金氏眼皮子狂跳,說道:“明日便把元娘找回來問問到底是怎麽回事。”

崔文靖嚴肅道:“爹可曾想過,這事要如何收場?”

崔平英:“……”

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崔文靖又繼續道:“倘若被慶王知曉,多半會找上門來,那才叫難堪。”

崔平英:“……”

王氏不痛快道:“慶王有什麽資格來鬧?當初是他為著外室要和離的,現下他跟元娘沒有任何幹系,憑什麽來找前妻鬧?”

崔文靖:“話雖如此,可太子跟他到底有那麽一層關系,他心裏頭肯定是不痛快的。”

金氏冷不防道:“難不成是元娘故意報復他,才和太子給他難堪?”

眾人:“……”

不敢細想。

崔平英心煩道:“別瞎猜了,明兒把她找回來再說。”

鑒於明日崔文靖還得朝會,需早起,雙方看天色不早便散了。

待他們走後,金氏嘆道:“元娘命苦,不知何時才是個頭。”

崔平英:“你莫要說了,好好想想怎麽才能保住她,若是宮裏頭震怒,她多半要遭殃,不僅慶王會找茬,聖人也會幹涉,這事畢竟不像話。”

聽他這一說,金氏急了,“可若是太子招惹,元娘豈不冤枉?”

崔平英無奈道:“你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這世道對女郎從來苛刻,就算她什麽都沒做,流言蜚語總會中傷她,而無人敢非議太子,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去保住她,明白嗎?”

金氏露出窩心的神情,“也幸虧你這個做父親的有把她放到心上。”

崔平英皺眉道:“你這是說得什麽話,我打小就偏疼她,見不得她受半點委屈,倘若連自己的親閨女都沒法護住,那我這個鎮國公不做也罷。”

金氏忙道:“你別急,待明日元娘回來我親自問清楚再做打算,眼下說什麽都沒用。”

崔平英出主意道:“跟她說話的時候委婉一點,莫要惹惱了她,省得她犯了倔。”又道,“這事我不好出面,最好是你們婦人試探,她應不會藏著掖著。”

金氏應道:“我曉得。”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晚,翌日一早金氏就差人去長陵坊。

得知自家老娘要見人,崔文熙一點都不意外,打發走崔家的仆人後,歪著頭看著陰霾天空道:“來了。”

芳淩小心翼翼問:“娘子怕不怕?”

崔文熙斜睨她,“你說我怕不怕,闖了這般大的禍來,一旦宮裏頭震怒,我鐵定完了。”

芳淩心裏頭有點忐忑,“娘子還是不能把賭注全押到太子身上,萬一他鎮不住宮裏的帝後,你豈不冤枉?”

崔文熙:“替我收拾一番,先回娘家賣慘去。”

芳淩哭笑不得,“娘子還有心思說笑。”

崔文熙皺眉,“就算是打仗,也得笑著打,我崔氏豈能跪著求著哭著幹仗?”

芳淩:“……”

崔文熙挺直腰板道:“當初慶王不曾令我折腰,太子仍舊不能。”停頓片刻,“慶王那個火坑我能爬出來,太子這個坑仍舊埋不了我。”

見她這般沉著,芳淩稍稍安心,心下不禁有幾分佩服,仿佛天塌下來了她都不會動搖分毫,身上壓根就沒有一般婦人的莽撞與慌張,永遠都是無所畏懼的沉靜。

這份沉靜從當初知曉慶王帶外室回京卻還惦記著做指甲時,就可窺見一斑。

回廂房換上體面的衣裳後,芳淩取來狐裘披上。

現下接近年關了,天氣寒冷無比,隱隱有要下雪的趨勢。

崔文熙抱著暖爐,披著狐裘鬥篷,由芳淩攙扶著上馬車,緩緩朝國公府駛去。

金氏吩咐小廚房備下自家閨女愛吃的菜肴,到了午時一刻,崔文熙才抵達國公府,家奴上前將主仆迎進如意堂。

見她來了,金氏壓下憂愁,歡喜道:“元娘有好些日沒回來看我了。”

崔文熙行禮道:“阿娘近日可安好?”

金氏應道:“近日家中一切安好。”

芳淩伺候崔文熙取下狐裘鬥篷,廂房裏燒了炭盆,暖烘烘的,崔文熙脫下外袍,金氏牽過她的手道:“今日備了你愛吃的酒釀鴨。”

崔文熙笑盈盈道:“還是阿娘心疼女兒。”

金氏朝婢女招手,“去把玉娘請來一塊兒用。”

婢女應聲是,便去請王氏。

不一會兒王氏過來,三人嘮了會兒家常,誰都沒提太子一事。

今日崔文熙心情好,叫了惠泉春酒。

三人坐在一起溫酒吃菜,崔文熙喜食酒釀鴨,用了兩塊,又嘗了半碗豆腐羹。

金氏一直不知該從何開口,時不時看王氏。

王氏也有些局促。

二人正愁怎麽找話題切入時,早就窺透她們心思的崔文熙默默地抿了一口酒,笑道:“阿娘和大嫂是不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