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7頁)

何萬海擺手:“那個沒有,也有養魚養蝦的。主要看人,有些人養這個養得不怎麽樣,養那個就養得特別好。”

葉雪衍:“也是。養水產也要看緣分”

做水產獸醫做久了,他也發現人跟動物之間確實有點玄學。

同樣一個人,同樣那麽努力,養鰻魚可能年年虧損,養青蟹就掙得盆滿缽滿。

兩人寒暄幾句,何萬海帶葉雪衍去他的池塘看:“這兩天不知道是不是天氣變化比較大,青蟹沒什麽活力。”

說到正事,葉雪衍也認真了起來:“我看看,能撈幾只上來嗎?”

何萬海直接拿了抄網過來,遞給葉雪衍一個抄網,自己也拿了一個:“你隨便撈,底下都是我提前帶回來的病蟹。”

病蟹養得比較密集,隨便一抄網下去就能撈上半網。

葉雪衍撈了青蟹,提著網放到眼前看。

很快發現,好幾只青蟹的背甲和大鰲上都有黃色斑點,邊上甚至分泌出了一點黃色的黏液。

他伸手摸了摸,又滑又腥,感覺不太妙。

征得何萬海同意後,葉雪衍剖開一只青蟹檢查,發現它的腮裏面有辣椒籽一樣的褐色顆粒。

很明顯的黃斑病。

何萬海緊張地看著葉雪衍:“葉大夫,怎麽樣,青蟹是生病了吧?”

“對。”葉雪衍對何萬海點頭,“黃斑病,你看它的鰲和腮,都是很明顯的黃斑病特征。”

何萬海接過去,對著天空,仔細看了起來。

葉雪衍給他指病蟹上的痕跡,又科普黃斑病的情況。

何萬海松了口氣:“找出病因了就好,這個好治嗎?還有其他問題嗎?”

葉雪衍:“應該沒有了。這個病也比較好治,等會你就調一下池塘的鹽度,消消毒,我給你開點生物制劑用一下。這個病可能是食餌變質和鹽度驟降導致的。”

對於一名成熟的水產獸醫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好解決的問題。

葉雪衍去車裏拿了藥下來,交代何萬海用法用量,讓他注意觀察,有問題隨時聯系自己。

何萬海高興地付了一百二十塊診金,送葉雪衍到車邊,一直在感謝他。

葉雪衍和他客套了好一會,才拿著他硬塞過來的腌蟹仔回去。

開車回去的途中,葉雪衍發現天色更黑了,台風也變大了,路兩邊的樹被吹得彎了腰,田裏的稻子也開始倒伏。

他的手機收到了相關部門發來的新信息,提醒廣大市民做好防禦。

葉雪衍的海洋牧場不用怕,就算是台風也不怎麽能影響到水面下的設施。

灘塗上的泥螺和插著的網就比較麻煩了,十級以上的大風一定會把網跟竹竿都卷走。

好在這段時間他陸陸續續吃了不少泥螺,還給各路朋友都送了一些,底下剩的泥螺其實不太多。

葉雪衍怕麻煩,幹脆拿桶把大泥螺都撿回家了,竹竿和網子也拆掉。

租來的小船也需要推上岸停好,免得被大浪卷走。

葉雪衍幹脆趁這個時候回家拿了餌料,送到海底再喂一次鰻魚和鮑魚。

明天台風要是刮得厲害,他就不過來了。

因為擔心海獺,葉雪衍幹脆把這家夥一起帶回了家。

要是外面風浪大,就讓它在家裏避一避,風浪不大的話,明天再讓它出去。

海獺雖然不太喜歡人多的地方,但它很喜歡去葉雪衍家。

葉雪衍家總有外面吃不到的美味食物。

葉雪衍勤勤懇懇地做著準備。

今天比較忙,晚飯他也是簡單做了一下,隨便弄了一鍋雜魚煲和紫菜蛋花湯。

這兩樣食物海獺都可以吃,只是不能吃多。

葉雪衍分了它一小碗,讓它嘗個味道,自己端了另一份在餐桌前吃。

誰知道還沒吃幾口,葉雪衍感覺到圖鑒被觸動。

嗯?又有新圖鑒了?

他神色有些微妙,放下筷子把圖鑒召喚出來一看,只見圖鑒上果然多了一頁——康吉鰻。

就是他養的這種鰻魚。

康吉鰻,輻鰭魚綱鰻鱺目下,康吉鰻科的一種,平時生活在海底,晝伏夜出……

他以為前幾天就會得到康吉鰻的圖鑒,沒想到拖到今天才顯現出來。

可能因為台風要來了,他今天花了比較多心思照料海洋牧場裏的康吉鰻,所以才得到了相關的傳承記憶?

葉雪衍沒辦法確定具體的原因。

不過得到了康吉鰻的圖鑒,對他來說是一件喜事,他以後養起康吉鰻來就簡單多了。

說不定他還能突破一下,實現人工育苗,以後野生鰻魚苗面臨的壓力就沒那麽大。

葉雪衍想到這裏,認真把圖鑒上的內容過了一遍。

同時,他得到了幾種比較適合康吉鰻的餌料配方,打算等台風天過去就試試。

吃完晚飯,葉雪衍開著燈在客廳裏看書,他再次收到有關部門發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