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貓冬過年

被大雪困在縣城,盧栩不想休息也得休息,倒是難得清閑下來。

送走虎賁軍,他趁著沒事幹開始整理庫房,倒是倒騰出不少從到了北庭縣,還沒來得及開的箱子。

被他逮來當苦力的阿維幾人,可算見到了盧栩富貴的存貨,仗著近水樓台,先找盧栩預定起他們喜歡的東西來。

盧栩見狀,大手一揮:“沒問題!找吧,找到什麽喜歡的,先給你們留出來!”

這一許諾,他就得到了八個願意日夜加班替他分門別類理貨的小幹將。

盧栩給盧舟講他的心得:“這個用人幹活兒啊,講的就是一個你情我願,順毛捋,你看,大夥兒多快樂。”

這種拆快遞的樂趣,他可懂了。

盧舟:“……”

這麽一收拾,他們還真收拾出不少遺忘的東西。

其中就包括一箱子盧栩先前怎麽找都找不到的紙。

當初卸貨時不知怎麽把這箱紙和鍋碗盆碟混到一起去了,打開時,紙張的邊角都有點兒浸濕了。

西北物資稀缺,紙更是稀罕東西,他們如今包東西,能用幹草的都是用幹草,都不像從前在京城那樣隨便用油紙了。

盧栩有點兒心疼,檢查過,發現真是都濕過,成卷的紙上下都有水漬,他琢磨一番,幹脆拿出來讓盧舟帶著官差去問問縣城有沒有會紮燈籠的。

過年嘛!

做燈籠算了。

盧舟他們跑去問了一圈,有,還有好幾個。

不過手藝好到能每年元宵賣燈籠賺錢的,就一個。其他幾人都是在家紮一紮哄孩子玩的。

盧栩也不嫌棄,叫他們到縣衙來紮燈籠。

幾人見了那些紙,一個賽一個的心疼。

“這可都是好紙啊!”

“咱從前可沒用過這麽好的紙!”

“把毛邊裁掉,還能用呢!”

“給小盧大人和縣令大人寫字吧,咱們用不用燈籠年也照樣過。”

“是呀是呀。”

盧栩:“……”

那怎麽行?

他想要燈籠!

過年怎麽能沒一點兒年味呢?

他給幾人講大道理,講生活要熱鬧要有儀式感,看人家小姑娘,就知道過年送他一條紅發帶,多喜慶!

已經做了爺爺的手工匠欲言又止,心說,我的大人呐,要不是你長得好看人年輕,就你這頭繩,別人瞧見都得笑話你大老爺們兒醜人多作怪!

但凡他在縣城百姓心中地位低一點兒,他都得被滿縣城的大姑娘小媳婦笑話,成為今年過年的談資。

最終,相互妥協,他們從盧舟和顏君齊那兒搜羅來一堆用過的廢紙,拿來紮燈籠。

盧舟挺不好意思,他們來了西北,為了節省紙,也沒怎麽練字寫詩,廢紙大多也都是公文之類的東西。

大過年的,讓人家門口提著公文做的燈籠,這像話嗎?

盧栩心大:“沒事,反正也沒幾個認字的,要是誰認識,就當鞏固復習了。”

工匠們也道:“我瞧二位大人寫的就挺好,你們瞧,多漂亮,跟畫似的。”

“就是,拿回家還能叫孩子們沾沾文氣。”

盧栩叫他別擾了大家的興致,哄走他去統計過年要給哪家發餃子。

過年縣衙發福利,每戶發一大碗面粉,家中有六十以上的老人,再通通發一碗餃子和湯圓。

糖也是家家發的,盧栩發的還是成塊兒的小硬糖,不過每家也沒幾粒。

這已經讓全縣百姓感恩戴德了。

窮人家真在乎那點兒食物,條件好的也在乎那片心意。

除夕當天,顏君齊帶著盧栩、盧舟和官差們,開始挨家挨戶送年禮和燈籠。

他們廢紙有限,燈籠有限,優先給的還是家中有小孩的人家,順便問問誰家有人得空去縣衙幫忙包餃子做湯圓。

他們還沒走完一條街,人手就已經召集齊全。

待顏君齊他們回縣衙,縣衙內已經有好幾十號人在包餃子做元宵,有說有笑。

盧栩另外去做了菜,用來給顏君齊祭祀用。

他們按照大岐的習俗,年尾巴年初,官員要帶百姓祭天祭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別處,隨行的都是各處的裏正和本地的大家族,他們北庭縣也省了,顏君齊帶著官差和想報名參加的一些百姓代表就行了。

他還特意詢問了阿維他們要不要一起來。

畢竟他們北庭縣不同於關內,大多百姓是蠻人牧民。

阿維他們不知道能不能參加,顏君齊也沒強求,只說當做觀禮也行。

最後幾人商量一番,就自作主張作為本部落的代表,跟著顏君齊參加了。

他們也好奇,大岐人是怎麽祭祀的,會有巫師嗎?會跳祭祀的舞蹈嗎?

別說他們,沒見過的百姓也好奇。

為此顏君齊和盧舟帶著幾個年長的百姓代表,提前還教了大夥兒流程和禮儀。

盧栩作為縣尉,也要參加,他還得念一套祈福的祭詞,大意是保佑來年平安順遂,無戰亂動蕩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