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文丘

文丘縣和觀陽相鄰,兩縣很多風俗習慣都相近,因為觀陽比較富,文丘人來觀陽也比觀陽人去文丘要多。

逢年過節,文丘與觀陽相鄰的幾個村子,相比去文丘縣城,更願意到觀陽縣城來采購東西。

一來,山路難走,到文丘縣城比到觀陽縣城還遠,二來觀陽有碼頭,船運興旺,東西普遍比文丘縣城便宜。

來往的多,兩縣也不乏交流,盧栩認識幾個文丘的酒樓和小行商,羅縣尉、羅慎他們也認識文丘縣衙的人。

早在出發前羅縣尉已經給文丘縣衙遞過消息,盧栩他們進了文丘一路平穩,到縣城時,文丘的縣尉還特意接待了他們。

文丘縣的縣尉比羅縣尉年輕幾歲,大胡子,頭發微卷,嗓音渾厚,一笑特別大聲,震得屋頂都要掉灰。

盧栩有點不習慣,但卻不討厭這樣的人,一頓酒菜下來,兩個人已經不管輩分稱兄道弟。

第二天出發前盧栩還暈暈乎乎,他送了文丘縣尉一壇好酒,還偷偷塞了些好處費,對方沒怎麽推辭,第二天就派了兩個休沐的官差送他們過境。

此外商隊還在文丘縣城賣了點兒這邊不常見到的布,補買了些頂飽耐餓的雜糧,算互惠互利。

文丘縣城和盧栩合作的三家酒樓過來和盧栩見面,每家送了不小一份兒熟食幹糧,三家的老板和盧栩匆匆吃過頓便飯,還向他探討了一番盧記食鋪已經用了許久的優惠券。

“你們也想做優惠券?”

一人坦言道:“是呀,我鋪子的夥計在盧記食鋪學了兩個月,回來後跟我說過好幾次那優惠券,他也帶了幾張回來,樣式倒是好模仿,但怎麽用,我們幾人還是有點兒沒頭緒。”

“這有什麽,我教你們。”盧栩傳授他們的經驗,“我的食鋪用的大多是一文的小券,若諸位也用這麽點的面額,就顯得小氣了。”

盧栩那種廣撒網隨手撒錢似的小額優惠券能在觀陽流行,那是因為他家店鋪多,經營的種類也多,一文錢,能到食鋪買十幾粒田螺,能買一點河蝦,來一串麻辣燙。

這些小優惠大人不怎麽放在眼裏,但深受小孩喜歡。

觀陽不少小孩會攢優惠券,攢夠十來張,就能去甜點鋪換邊角料,盧記甜點賣得貴,所以形狀不好的,顏色沒烤好的,或是要做造型切下來的邊邊角角,都按邊角料處理,不過他們每日做的量不多,邊角料大多也被自家人拿去吃了,對外是不賣的,只有優惠券能換。

那些舍不得花錢買甜點又想吃的,自然就把目光投到了優惠券上。

得優惠券也簡單,盧記所有的鋪子基本都會送。

買東西送、辦活動送、坐船偶爾也送,有時候趕上盧栩在,朝他要他也會給。

因此觀陽的大嬸大娘們就很愛去盧記的各個鋪子買東西,得了優惠券當零花錢發給孩子,自己既不用出錢,孩子也能買些小零嘴。

盧記賣的都是吃的,還不擔心孩子拿了錢亂花亂買。

這一套在觀陽能行,在文丘就不行了。

這三家都是酒樓,吃一頓花一兩,送人家一文錢像什麽話?誰會為了一文錢的優惠再花一兩來吃頓飯?

盧栩道:“我看不如換個方式,你們統計下客人吃飯一般會花多少銀子,按階段分档,消費多的,就送大額券,消費少的,就送小額券,這券送了,只是其一,重要的是要定下消費時間。”

三人互相看看:“消費時間是何意?”

盧栩:“比如,今日有客人花了二兩銀子,結賬時掌櫃送我百文的優惠券,並言明這張券只有一個月時效,過期作廢,這樣既能讓客人一個月內再來,又能避免他們全集中到端午、重陽這樣的日子。”

三人思索片刻,馬上懂了關鍵。

這是以優惠提前把客人搶了,雖然他們少賺一百文,但下次客人再來他家不去別家,算下來他們還是賺的。

三人不住連連點頭,隨即一怔,嘶,怎麽忘了對面這倆也是對手!

最早提問的老板一陣後悔,這就該私下找盧栩問的!

他正後悔著,忽聽另一人問道:“那這券可如何得知是哪天的?”

他們看著手上的樣券,小小的一張印得滿滿當當,難不成要每天雕一個板?

那得花多少錢?

盧栩道:“讓掌櫃結賬時候寫一下嘛。”

三人一怔。

盧栩:“你們掌櫃都會寫字吧?要是不會也容易,現學些數字能記清年月日即可。”

三人忙道:“會會會!”

他們也是笨,光想著這樣券了,怎麽就忘了能手寫一下呢?

寫不下怎麽辦?模子印大點嘛!

他們被盧栩一點,也各自閃過各自的辦法,有打算往背面寫的,有打算把券印大點兒的,還有打算改改版式,留上寫日期時間的。

隨後交流,又是一番推杯換盞,到盧慶他們收拾好喊盧栩出發時,那三位老板已經和盧栩約定下次來要如何好好招待他,帶他去吃文丘特產,還叫賬房把上半年的分紅都提前給盧栩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