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加把火

盧栩心驚膽戰地看縣尉查抄了賭坊,把一幹人全押去大牢。

他不敢作了,叫上盧文、譚石頭,拉上錢趕緊跑,老實回碼頭賣麥子。

晚上他和顏君齊說,顏君齊四平八穩問:“就一把?”

盧栩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可是軍刀,不是一把他還想藏多少?準備造反麽!”

顏君齊平靜地蘸墨寫字,“刀柄是銅還是鐵?”

盧栩怔了怔,“縣尉包起來了,沒看著。”

他也反應過來了,“你是說,不是軍刀?”

顏君齊:“如果是銅的,你到雙水村去看,他們村很多人拿著那種刀剁肉砍柴。”

盧栩:“……啊?”

顏君齊:“前朝缺鐵,冶鐵也不如我朝,有一種軍刀只有刀鋒才用精鐵,刀背刀柄都是用銅,末年時,隆興的起義軍仿了不少,那種刀雖然不如我朝軍刀輕便鋒利,但又厚又沉,很適合剁骨頭砍柴火,所以流到民間雖不多,也不算難找。”

見盧栩人都傻了,顏君齊道:“不過,你也沒冤枉他,前朝的軍刀也是軍刀,私藏也是要論罪的。”

盧栩默然。

顏君齊一提,他還真有印象。

雙水村有獵人,他以前在山上砍柴遇到過,対方筐裏是背了把挺長的刀。

不愧是你,武德充沛雙水村!

盧栩糾結:“我只想出口氣,又沒想弄死他,他好死不死藏什麽軍刀?”

顏君齊:“一把前朝的刀,縣令大人不會要他命,不過敲他一筆是少不了的。”

船幫敢囂張如斯,自然有後台,八成還在州府,才讓縣令徒忍這麽多年,看著船幫做大無可奈何,非要借征兵的機會才大番消減。殺一個宋六対削弱船幫並無裨益,還會激怒宋大宋二,得不償失,不夠劃算,還不如趁機罰了實在的糧食。

誰讓賭坊倉庫就放著現成的糧食呢?

盧栩松口氣。

他雖然疑似混了幫派,卻沒打算當個黑幫,“我還是比較想坑錢,不要命。讓他們虧哭了,沒錢了,上街乞討,混不下去,嘗嘗被欺負的滋味兒。”

顏君齊莞爾,給盧栩出主意,“那就加一把火。”

盧栩:“怎麽加?”

顏君齊:“縣令大人找來的糧船還在対岸?”

盧栩:“在啊。”

顏君齊:“叫他們卸一船米給船幫看。”

盧栩:“那都是空船!”

顏君齊:“偷偷運米過去。”

盧栩:“不好使了,船幫現在白天晚上都盯著那些船呢。”

要不是在対岸停著,官兵又看得緊,早露餡了。

盧栩:“先不說還有沒有一船米,半夜偷運一船過去,動靜太大。”

顏君齊:“不用那麽多,三袋就夠了。”

盧栩:“?”

顏君齊:“在合適的時候,恰好有米袋漏了,入倉前,在街上驗驗兩袋米,只要讓該信的人信了対岸都是米就夠了。”

不過,不待盧栩進縣城找縣尉出主意,第二天一大早,他們的船先被堵在碼頭外。

官船擋在河面上,大聲通知他們過半個時辰才能入港。

縣尉帶著人正從兩艘貨船上卸米。

縣令大人做得比顏君齊想得更周全,趁往対岸送飯每次帶一些米過去,這會兒已經有好幾車,那些米混在草和石子麻袋裏,故意在碼頭和運送路上掉些米粒。

到了東街入口,一輛板車翻了,幫忙裝車的百姓真真切切摸到了一板車的米。

糧鋪裏,又堆滿了米,價格比先前還便宜十文。

排隊買糧的百姓懵了,“怎麽還便宜了?”

官兵答得信誓旦旦:“便宜了不好?聽說南邊秋收早,人家貨商忙著趕緊出手,好回去趕秋收運新米呢。”

船幫信沒信盧栩不知道,他老實的鄉親們信了。

今天一起來的還有雙水村的人,他們裏正沒來,主事的偏又是個急脾氣,生怕別人都去買便宜米,不買他們的麥子,攛掇大夥要不也便宜點兒賣。

別人猶豫。

他:“吃什麽不是吃,離秋收不到兩個月了,隨便買點米買點面就能対付過去,你看吧,一秋收糧價準得落,誰還花這麽多錢買麥子?你們船多我們船少,下次輪到我用船得三天後,你們不賣,我賣!”

盧栩聽得直發愣,要不是認識他,非以為他是縣令大人顧的托不可。

他一說,還真有不少人慌了,一群人湊到一起商量完,今日麥價八十五文。

盧栩:“……”

頭一天八十五文,第二天八十三文。

就在盧栩猶豫要不要勸阻當口,官府放出風聲,要用官船免費運糧,緊接著,一直沉默無聲的馬家動了,他們興師動眾,又是馬車又是轎子,還帶上了隨行的大夫聚到衙門口。

馬老爺子沒下轎,先一陣要命的咳嗽,小丫鬟掀開簾子,馬家的後輩們攙著他慢吞吞下了轎,他一步三搖,縣令都聞訊出來了,他還沒挪到衙門門檻,拉著縣令的手激動不已地說他從入夏就病了,一直在鄉下宅子養著,竟不知城裏如此缺糧,聲淚俱下求縣令一定要準許他為鄉親們出一分力,他願意捐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