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中亞番(3)(第2/2頁)

聽到這,胡國柱的眼睛頓時間亮起來。

胡國柱已經知道朱慈炯打的什麽算盤了。

朱慈炯的想法是,騰籠換鳥,將哈薩克、希瓦、布哈拉以及浩罕汗國的故地賞賜給土爾扈特、準噶爾、和碩特及杜爾伯特四個部落,然後將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以及土庫曼人殺掉大半,剩下的裹脅為仆從軍,然後帶著這批仆從軍繼續西征或者南征,當然也可以北伐沙皇俄國,反正就是這麽個想法。

胡國柱覺得朱慈炯的這個想法成算很高。

首先,衛拉特四部的仆從軍已經與明軍協同作戰將近一年,在這過程中已經充分見證明軍的強大,同時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誼與互信,所以相比起中亞的土著民自然順從得多,也更容易教化,因此以衛拉特四部替代中亞土著民之後,中亞就會很順利的融入大明版圖。

然後,裹脅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等土著名為仆從軍出征,就能獲得一批新的充當炮灰的仆從軍,而且時間一長,這批仆從軍就會像準噶爾仆從軍一樣乖乖的臣服,等到征服新的土地之後,這批中亞仆從軍就可以取而代之。

胡國柱越想越覺得這個法子可行性極高。

當下胡國柱問朱慈炯:“定王,一旦土爾扈特部遷回中亞,接下來你打算往哪裏打?波斯高原還是南亞的莫臥兒?又或者沙皇俄國?”

朱慈炯不假思索的道:“當然是莫臥兒王朝。”

朱慈炯之所以選擇幕臥兒王朝作為下一個目標,原因很簡單。

其一,波斯薩法維王朝已經垂垂老矣,像十年前的大明一樣病入膏荒,而且在西邊還有奧斯曼土耳斯的牽制,所以就算中亞的明軍傾巢出動,波斯人也無力入侵,莫臥兒王朝雖然也已經立國一百多年,但是國勢仍舊強盛,所以優先級先於波斯。

其二,趁著李巖所率領的騎兵第二軍在雪區陷入苦戰,莫臥兒王朝居然把觸角伸入到了山南雪區,這就使得李巖所部的處境更糟,所以朱慈炯出兵南亞也是為了策應李巖所部,從西北兩個方向對莫臥兒王朝形成夾擊態勢。

其三,沙皇俄國的距離相對有些遙遠。

綜合以上這三點,朱慈炯選擇莫臥兒王朝作為第一打擊對象。

胡國柱欣然說道:“末將也是這麽想的,莫臥兒王朝雖然是蒙古後裔,但是由於呆在天竺大陸的時間太久了,早已經沒有了先祖的勇武之氣,而且蒙古人的數量也是非常之少,相比波斯人以及羅斯人,其實反而更容易征服。”

……

數日之後,明軍在瓦爾丹茲的“暴行”就迅速傳遍了布哈拉汗國故地。

得知明軍居然屠滅了瓦爾丹茲,並且將城中所有烏茲別克人的屍體吊在了城墻之上,原本已經歸順的小部落便又紛紛叛亂。

旬日之內,整個布哈拉汗國的故地皆叛。

又一個月,浩罕汗國、希瓦汗國及哈薩克汗國故地也都叛亂。

波斯薩法維王朝以及莫臥兒王朝也先後派出一支軍隊,分別從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的故地進入中亞,中亞的局勢一下子變得嚴峻。

朱慈炯果斷收縮兵力,先敗莫臥兒王朝的軍隊,再敗薩法維王朝的軍隊,緊接著又重創了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浩罕汗國以及哈薩克汗國聯軍,在重創聯軍之後,明軍又兵分六路,對中亞各個汗國的土著展開殘酷的清洗。

於是,一座座的要塞遭到攻破,一座座的城池被攻陷。

而居於要塞內以及城池內的中亞土著民,除婦孺之外,一律處死。

短短半年之內,中亞大地的數百座城池、上千個要塞遭明軍攻陷,居於城內以及要塞內的上百萬土著壯丁被明軍屠戮殆盡,婦孺則全部淪為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