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蒙古番(4)(第2/2頁)

崇禎略一沉吟便有了決斷:“既如此,朕要禦駕親征。”

這真不是要跟兒子搶戰功,也不是怕朱慈炯尾大不掉。

主要是崇禎喜歡打仗,不想錯過這麽盛大的一次西征。

……

崇禎24年(1651年)5月,崇禎從歸化城誓師西征。

因為科爾沁、察哈爾、喀爾喀以及土默特先後被剿滅,更北方的廣大土地上僅只有羅刹人沿著幾條河流建立的武裝據點,所以大明的北部邊疆事實上已經沒有頸敵存在,只需要小股騎兵就足可以保證北疆的安全。

鑒於此,崇禎調集了幾乎全部的騎兵。

十個騎兵師除了騎兵第1師駐守遼東,騎兵第4師駐守漠北之外,剩下的八個騎兵全部投入了西征。

西征的大軍除了八個騎兵師,還有十幾萬婦孺以及女兵營的女兵。

對沒錯,這十幾萬婦孺全部都是騎兵師將士們的妻兒,除此之外,還有李香君所率領的八千女兵營,女兵營都是正兒八經的戰士,戰鬥力並不差。

所以整個西征的流程大致上是這樣的,八個騎兵師負責一路征戰,十幾萬婦孺則負責放牧兩百多萬只綿羊、三十多萬頭牛、五十多萬匹馬外加三千多頭駱駝,女兵營的八千女兵則負責保護婦孺牛羊,防止小股敵人的偷襲。

西征的線路上,崇禎大軍並沒有直愣愣的往西走。

從河套經由河西走廊到西域的距離雖然是最近的,但是沿途不是沙漠就是戈壁,不適合放牧,非要走這條路的話,勢必會造成牛羊大量死亡。

所以崇禎走的是北線,也就是現在的外蒙古境內。

六月初,明軍走到了肯特汗山下的阿魯土剌河畔,也即今天的烏蘭巴托市附近。

沿著阿魯土剌河往北就是達貝加爾湖,貝加爾湖,是另外一個世界所有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疼,原本屬於華夏民族的明珠,卻被老毛子搶走了。

只不過這個世界,貝加爾湖卻不可能再被人搶走。

傍晚時,崇禎父子帶著徐烏牛等親衛來到阿魯土剌河畔。

“父皇。”朱慈炯用手中馬鞭指著蜿蜒向北的阿魯土剌河,笑著說道,“你是八百年來打到阿魯土剌河的第二個漢人皇帝。”

“定王,還有一個皇帝是誰?”徐烏牛一臉茫然。

“蠢貨,當然是成祖皇帝了。”朱慈炯黑著臉說道,“永樂十二年,成祖皇帝親率大軍在忽蘭忽失溫大敗馬哈木,並一路追殺到了阿魯土剌河畔,很可惜的是,最終還是讓馬哈木這老小子跑了,以至於留下了後患。”

“是啊。”崇禎也道,“成祖皇帝五征蒙古,都沒能徹底降服蒙古,英宗皇帝時蒙古太師也先率師入寇更是險些攻占北京。”

“那成祖爺可要比聖上和定王差遠了。”徐烏牛道。

聽到這,崇禎和朱慈炯父子倆沒什麽反應,盧九德、李巖、胡國柱等隨行的太監和大將卻臉色大變,這話是能隨便說的?

盧九德更是把臉一板訓斥道:“大膽,成祖爺是你能評說的?”

“盧公公好大的官威。”朱慈炯哼聲道,“管天管地你還能管人家嘴?成祖爺五征蒙古也沒把蒙古揍趴下,這是事實,還不許別人說?”

頓了頓,朱慈炯又說道:“需知防民之口甚至防川。”

崇禎也幽幽說道:“盧公公,要讓人講話,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

“萬歲爺,老奴不是這意思。”盧九德急得趕緊翻身下馬跪伏在地上。

“起來,你這是做什麽?咱們大明已經廢除了跪禮。”崇禎沒好氣道。

待盧九德爬起身,崇禎又扭頭詢問朱慈炯道:“炯兒,前往極北之地及遠東地區的開拓團派出了嗎?”

“父皇,已經派出去了。”朱慈炯道,“總共派出了十八個武裝開拓團,每個開拓團大約一百人左右,除了有一部分退役老兵之外,主要是蒙古人以及朝鮮人。”

崇禎默算了一下,十八個武裝開拓團,總共一千多人,勉強夠了。

因為這個時候活躍在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沙俄開拓團也就千余人。

荒涼的極北之地,不可能派大軍征討,派遣武裝開拓團才是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