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大朝會=國會?(第2/2頁)

比如清算北方士族,如果交由內閣表決的話,肯定會遭到否決。

但如果交由大朝會表決,就肯定能得以通過,因為京官的絕大多數是南方人,他們非但不可能保護北方士族的利益,反而只會落井下石。

還有設立北京國子監事,也一定會得到大多數京官的支持。

誰家還沒幾個子侄晚輩,秀才增錄到二十萬,南北國子監每年招錄兩萬生員,他們的子侄晚輩中試的機會就會大增,這可是天大的好事,為何要反對?

所以崇禎絲毫不擔心這麽做會削弱他的皇權,他一不選秀,二不想大興土木,三不會窮兵黷武,再加上他剛剛又滅掉了建奴,聲望正隆,相比起內閣輔弼以及六部堂官,低階的六品甚至於七品官員顯然更加的信任他。

當然,崇禎的最大底氣還是內務府諸科的五千多個給事中。

路振飛也意識到了:“聖上所言七品以上京官,是否包括內務府諸科給事中?”

“自然是包括在內。”崇禎道,“內務府諸科給事中皆為大明官員,品級也夠,有何道理將他們排除在大朝會外?”

路振飛聞言一下就蹙緊了眉頭。

這就未免有些離譜,內務府現在有多少給事中?

就算是沒有六千個,也至少有五千個,光兵科就有三千多給事中,要這麽幹,所有國家大事不都是皇帝說了算?還要內閣做什麽?

當下路振飛就急了:“聖上,你當初可是有言在先,政務一律交由內閣處理。”

“沒錯,朕是說過政務一律交由內閣處理。”崇禎點頭道,“朕所說特殊情況,絕不包括具體之政務,只對涉及法度、征稅、用兵及圈選輔弼等重大事項適用,比如京中三品以上堂官廷推出了一位朕很不滿意的輔弼,但是又不能擅用中旨罷免,這時候怎麽辦呢?只能下旨召集大朝會,由京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員來對其進行任命或罷免。”

路振飛等五個閣員心說,果然,聖上就是想要重大事項的決定權。

所謂的通過大朝會議決,不過就是個幌子而已,滿朝那麽多六七品低階官員,哪個不是聖上的擁躉?內務府的五六千給事中就更不用多說,真要是把重大事項拿到大朝會上交由所有七品以上官員來進行決議,那肯定是聖上說了算。

然而有不少低階官員聽到這話,卻是精神一振。

因為按照聖上提出的這個構想,大明的最高權力從此既非操於皇帝一人之手,亦非操之於內閣數位閣臣之手,而是操之於大朝會,操之於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這簡直就是史無前例的大事件,可了不得。

今後他們這些低階京官就再也不是無足輕重的擺設。

一個低階京官或許做不了什麽,但是只要有足夠數量的低階京官能夠聯合起來,就足以讓首輔甚至於皇帝低頭!此乃大事!

已經有不少有遠見的官員預見到了這一提議的好處。

這是個既可以約束皇帝又可以約束內閣的千古善政,一旦通過並寫入皇明祖訓,將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大明政局的平穩運行,不至於因為出現一兩個胡作非為的皇帝又或者幾個擅權的權臣而出現朝局動蕩。

今上在時,這一提議無關緊要。

三世之後,這一提議就會變得至關重要。

當下大殿上的不少官員便紛紛表態支持。

甚至連次輔張慎言也表態支持,而且態度極為堅決。

路振飛等幾個輔弼,也開始急速的權衡起利弊得失。

將法度、征稅、用兵以及圈選輔弼等重大事項的決議權讓渡給大朝會,固然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大朝會同樣可以否決皇帝,這就不免讓人期待。

要知道,這跟六科給事中封駁聖旨有著本質的區別。

因為六科給事中僅只有封駁權,並沒有議決的權力,但是按照聖上剛才的設想,大朝會卻擁有最終決議權,一旦大朝會做出了決議,不僅內閣,甚至於就連皇帝也需遵從,這就給了皇權極大的限制,杜絕因為出現一個昏君而禍國殃民。

同樣的,這一制度也可以避免出現一個擅權的權臣。

古往今來無數文臣苦苦追求的不就是這等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