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排兵布陣(第2/2頁)

在十數萬明軍將士以及數萬隨軍民夫的齊心協力之下,一條長度超過七公裏寬度可以容納三排士兵並立的戰壕很快挖掘成形。

只不過,戰壕的深度還有些不夠,所以需要繼續加深。

當然戰壕不是連續的,中間有特意留出來的炮車通道。

鄭森的空軍也沒閑著,已經將全部19架飛車組裝起來。

今天的天氣還算不錯,晴空萬裏,風也不大,非常適合空軍作戰。

迎著臉上拂過的輕風,鄭森不禁感嘆,這可真是時來天地皆同力,便是老天爺也幫著大明,今日決戰又豈能不勝?

……

朝陽門,甕城之內已經擠滿了兩白旗的騎兵。

然而兩白旗的騎兵足足有小兩萬,所以一座甕城根本就容納不下,更多的騎兵只能在城內的朝陽門大街之上待命。

待命的八旗兵中就有巴達海。

這幾天對於巴達海來說簡直跟坐過山車似的,先是從牛錄額真一下子變成了正白旗的巴牙喇纛章京,但是當了不到十天的巴牙喇纛章京,便又重新被貶為一個步甲,其中原因就是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突然間駕崩了。

就在巴達海以為很可能要當一輩子的步甲時,好運卻又落在了他的頭上。

昨天晚上皇上突然跑到睿親王府祭拜攝政王,並且是以皇考的儀式祭拜,祭拜完了之後還給攝政王追贈了謚號以及廟號。

緊接著,就是對兩白旗的封賞。

巴達海又從步甲當上了牛錄額真。

雖然只是牛錄額真,跟之前的巴牙喇纛章京沒法比,但是巴達海已經很滿足了,至少比步甲好多了,要是還能在這次滅國大戰中斬獲幾顆首級,沒準就能夠晉升甲喇額真,因為正白旗現在還缺著好幾個甲喇額真。

巴達海覺得他的希望非常大。

想到這,巴達海頓時幹勁十足。

這次滅國大戰,一定要奮勇爭先。

正在憧憬之時,一騎快馬飛奔而來。

“大將軍有令,兩白旗即刻開拔出城!”

快馬飛奔而過,大街上只留下清脆的馬蹄聲。

原本坐在大街兩側休息的八旗兵便紛紛起身。

巴達海將缽胄用力的扣在自己頭上,又緊了緊身上的革帶,確定甲胄沒有松動,這才翻身上馬,帶著麾下的一牛錄八旗兵從城門往外走。

朝陽門雖然有三個城門洞,可還是有些擁擠。

正等時,又一騎快馬飛奔過來,一邊高喊道:“從缺口出城……”

“走,去缺口!”巴達海果斷帶著本牛錄的八旗兵向著朝陽門右側的缺口而來,被明軍紅衣大炮轟塌的缺口沒來得及修補,現在竟然方便了八旗兵出城。

出了缺口之後往前走了沒多遠,巴達海一眼就看到了拜音圖。

拜音圖頂著足有兩尺高的纓槍,纓槍上的白色流蘇格外的醒目。

在拜音圖身邊,則站著洪承疇,洪承疇正跟拜音圖在訴說著什麽。

拜音圖卻很不屑的擺了一下手,似乎是拒絕了洪承疇提出的建議。

經過兩人身邊之時,隱約聽到洪承疇正在說:“大將軍,此時出城似有些早了,因為定國大將軍所率領的大清兵主力與明軍主力的決戰,並不會那麽快就進入到決勝時刻,所以兩白旗的大軍去得太早了,難有作為,只有等戰局膠著、相持不下之時,兩白旗精銳再突然之間從明軍身後殺出,方可一錘定音。”

“本將軍心意已決,休要多言。”

拜音圖卻果斷拒絕洪承疇的建言。

巴達海隱約覺得洪承疇說的在理。

但是拜音圖不采納,他也沒辦法。

他也能隱約猜到拜音圖內心的想法。

無非就是擔心去得遲了趕不上這場大戰。

要是這樣的話,這份潑天大功就盡歸了索尼一人。

不一會,巴達海所率領的一牛錄八旗兵就已經匯入到了兩白旗的滾滾洪流之中,充斥於耳的盡是隆隆的馬蹄聲,視野所及則盡是攢動的馬頭,還有一根根纓槍頂上的流蘇,再就是一身身純白或者白色鑲紅邊的布面甲。

不少八旗武將身上則披掛有紮甲。

巴達海的身上就披掛了一套鐵紮甲。

而且這套紮甲是由兩千多片鐵片串成。

這樣一套紮甲價值千金,乃是多爾袞賞賜給他的。

想到這,巴達海心下又有些遺憾,攝政王居然英年早逝了,真令人扼腕嘆息,不過他巴達海絕不會辜負攝政王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