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前哨戰

但是最終的結果讓大家很失望。

因為塘報上面就只說了一件事:超過40萬建奴大軍已經聚集通州,兩軍之間的決戰已經是一觸即發。

除了這個,再未提及別的事情。

塘報最後回到路振飛手上,他又反復讀了兩遍。

確定沒有隱藏的內容之後,路振飛只能開口問:“太子,聖上臨出征之前可曾提及北伐勝利之後,是否要還都於北京?”

“不曾。”朱慈烺道,“孤也不知道。”

雖然崇禎沒提過這事,但是這並不妨礙眾人討論。

當即就有人大聲說道:“天子守國門乃是成祖爺定下的祖訓,所以北伐勝利後自當還都於京師,此事用不著討論。”

不用問,這肯定是個北方籍的官員。

眾人順著聲音看過去,果然就是禮部尚書王鐸。

王鐸是山西洪洞縣人,沒錯,就是洪洞縣裏沒好人的洪洞縣。

王鐸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反駁道:“天子守國門是成祖爺留下的祖訓沒錯,但是這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京師得是國門才行。”

“然而,以當今聖上之雄才偉略以及新軍之驍勇,會止步於京畿嗎?未必吧?”

頓了頓,那人又說道:“我們不妨將目光放長遠些,將漠北草原及更北邊的林海雪原收入大明版圖,完成連成祖爺都未能完成的偉業,對於當今聖上來說並不是不可能,如此一來京師也就不再是大明國門,又何需天子去坐鎮?”

眾人再定睛看,卻是新任的刑部尚書劉士禎。

劉士禎是江西萬安人,自然更希望能留在南京當官。

這時候,廷推入閣不久的劉理順說道:“如果當今聖上真能將漠北草原以及更北邊的林海雪原並入大明版圖,完成連成祖爺都未能完成之偉業,那就更應該還都於京師,因為從南京到漠北草原以及更北的林海雪原實在是太遠了,如此不利於朝廷之統治,反之如果從北京前往漠北草原就要近得多,政令傳達也會更通暢。”

“劉閣老此話,下官不敢苟同。”很快有人出來反駁。

眾人定睛看時,卻是內務府農科都給事中陳子龍,陳龍子是松江府人,自然更希望南京能成為大明的都城。

劉理順拱手道:“願聞陳給諫高見。”

雖然兩人品級相差懸殊,但是劉理順沒有絲毫輕慢。

陳子龍更沒有一絲膽怯,從容說道:“劉閣老方才言,為了政令通達、朝廷之統治,北京比南京更適合為大明都城,卻是大謬。”

“以當今聖上之雄才偉略,輔以大明水師之煌煌軍威,大明豈會只在北方開疆拓土?”

“待北伐勝利之後,我大明新軍與大明水師就必然會兵分兩路,分別往北以及往南開疆拓土,是以不久後南方之爪哇、滿喇加、呂宋以及暹羅等地亦將歸於大明,若如此,從北京前往爪哇近耶?或從南京前往爪哇近耶?”

於是乎,在場的官員便紛紛各抒己見。

有支持還都北京的,有支持留在南京的。

兩派官員爭執不下,甚至爭得臉紅脖子粗。

朱慈烺坐在禦座上看見了,不禁有些無語。

心說北伐都還沒贏,你們居然就吵成一團?

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擔心北伐之戰是否順利?

朱慈烺就很擔心崇禎和朱慈炯的安危。

他尤其擔心朱慈炯,這可是個愣頭青。

……

朱慈炯此時卻正殺得興起。

“呯!”一聲悶響,沖到朱慈炯近前的建奴夜不收應聲落馬。

隨即沉悶的馬蹄聲便響起,徐烏牛帶著數騎斥候騎兵追上來。

徐烏牛湊到朱慈炯馬前,關切的問道:“定王,你沒什麽事吧?”

“孤能有什麽事。”朱慈炯一邊從彈盒裏摸出紙殼彈往短銃的槍膛裏裝填,一邊又隨口說道,“不過是一個落單的建奴夜不收而已。”

徐烏牛小聲說道:“我剛才聽到了弓弦響。”

“沒射著。”朱慈炯說道,“讓孤給躲過了。”

徐烏牛卻還是有一些擔心:“定王,要不你還是回去吧?”

“什麽話,你是想讓孤當逃兵為世人恥笑?烏牛,你是何居心?”朱慈炯說話間已經重新裝填好短銃。

然而沒完,朱慈炯又從腰間槍套拔出第二支短銃。

裝填完了第二支短銃之後,又從肩上卸下二零式。

大明的斥候騎兵,除了人手一支二零式步槍之外,還額外裝備有兩支短銃,以備短兵相接時應急之用,此外每人還有八顆五斤裝長柄手榴彈。

除了武器,明軍斥候騎兵還配有一身堅固的甲胄。

甲胄包括一頂帶面甲的兜鍪、內部襯有鐵片的棉甲以及披膊,朱慈炯更額外披掛了一副胸甲以及背甲,即便是近距離被建奴的大稍弓射一箭,也能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