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貳臣的恐慌(第2/2頁)

然而當下的大清,哪裏還有與大明決一死戰的實力?決戰之日也是大清滅亡之時,看來是時候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一二了。

“阿大。”洪承疇將一封火漆書信遞給洪大,說道,“拿著這封密信去朝陽門大營,親手交給高公公,路上務必謹慎小心。”

洪承知道這封信有多麽要緊。

應了聲是收起書信匆匆離開。

目送洪大離開,洪承疇輕嘆一聲。

再轉頭望向窗戶外面,只見天色已經暗下來,又要變天了。

……

山海關,吳三桂行轅。

方光琛走進來稟報道:“王爺,遏必隆已經帶著兩紅旗走了。”

“是嗎。”吳三桂目視著窗外,有些神思不屬,又要變天了。

說實話,吳三桂是真的沒想到,多爾袞竟然會在這時候暴斃。

這裏多說一句,多爾袞的死訊在北京城內已經是人盡皆知,但是對外還是封鎖的,吳三桂能得以知道消息,是因為有著他自家的情報來源。

“王爺,大清恐怕真的要完了。”方光琛沉聲道。

“所以,接下來我們也必須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了。”

“前途?”吳三桂搖頭苦笑道,“廷獻,你覺得我們還會有前途嗎?”

“當然,我們當然有前途,而且還有大好的前途。”方光琛頓了頓,又接著說道,“當然了,前提是王爺手中必須握有兵權。”

“兵權?”吳三桂再次苦笑道,“就這兩萬練勇?”

剛投靠建奴時,吳三桂麾下足足有五萬關寧軍再加上兩萬遼西鄉勇,七萬大軍,然而經過一片石以及固關等幾次惡戰之後,就銳減至三萬人。

給建奴當狗也不是那麽好當的,有時候只能當炮灰。

但即便是關寧軍只剩下三萬人,多爾袞還是不肯放過。

幾次改制之後,關寧軍就被分拆編入到八旗漢軍及綠營。

甚至連夏龍山、吳國貴等關寧軍舊將也被派到了八旗漢軍。

現在他吳三桂身邊就只剩方光琛這一個謀士外加兩萬練勇。

“王爺,兩萬練勇已經不少了。”方光琛勸道,“經營好了,足以讓王爺東山再起,當年闖賊被楊嗣昌打得只剩17騎,最後不也打下北京,差點就滅了大明朝?王爺你現在手上握有兩萬練勇,處境可是要比當初的闖賊強出太多了。”

“廷獻?”吳三桂失聲道,“你是讓我擁兵自立?”

“不是,至少現在辦不到。”方光琛說道,“當務之急還是要設法贏得崇禎的信重,進而將遼西托付給王爺,如此一來,則大事可期也。”

“此絕無可能。”吳三桂道,“崇禎怎可能將遼西托付給我?”

“只要王爺能在滅清大戰中立下蓋世之功,一切皆有可能。”方光琛微笑著說道。

“在滅清之戰中立下蓋世之功?”吳三桂頓時間心癢難耐,問道,“請廷獻教我。”

方光琛便逐一替吳三桂分析道:“多爾袞身死之後,清廷已無能人,就憑多鐸、勒克德渾此等莽夫,肯定會選擇與明軍決戰,若不出意外的話,清軍必然戰敗,但是因為有蒙古騎兵保護兩翼,清軍即便落敗也不至於全軍覆滅。”

頓了頓,方光琛又道:“肯定會有相當數量的清軍殘部得以逃出來,不出意外,清軍殘部肯定會向著山海關而來,試圖穿過遼西走廊逃回建州。”

聽到這,吳三桂的眼睛便亮起來:“你是說拿清軍殘部向崇禎請罪?”

“是的,拿清軍殘部向崇禎請罪。”方光琛肅然說道,“如此之大功,縱然崇禎心下仍對王爺有芥蒂,恐怕也是不好再追究。”

頓了頓,方光琛又道:“然後王爺以重金賄賂高公公,如果有高公公替你說話,國公爵位外加薊鎮總兵亦非難事。”

“國公爵位非我所願,有薊鎮總兵就足矣。”

說到這,吳三桂整個人都活過來,再也不復剛才的消沉頹喪。

方光琛再次笑著說道:“王爺,那現在就可以提前找高公公鋪路了,如此也可以奉送高公公一份運籌帷幄之大功。”

“噢對,是應該先找幹爹鋪路。”

吳三桂當即寫了一封親筆書信,又挑選了幾樣值錢的財物交給心腹家將吳阿六,讓吳阿六帶著書信和財物去北京找高起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