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治親政(第2/2頁)

當下布木布泰又不免多說幾句:“你親政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八旗貴族,咱們大清的江山社稷還是要多多仰仗八旗貴族撐起,那些漢臣雖然個個聰明過人,但是跟咱們滿人終究不是一路人,很難做到一條心。”

“兒臣謹記。”福臨恭敬的應道。

但是內心裏,福臨還是對此有些不以為然。

那些漢臣都是軟骨頭,所以是不是一條心並不重要。

布木布泰又接著說道:“不過多鐸不可赦免,此人不僅不可赦免,還需立即處死,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兒臣知道。”福臨道,“這叫恩威並施,殺雞儆猴。”

“好,這幾年的帝王心術總算沒有白學。”布木布泰欣然點頭,又說道,“還有南明十數萬大軍就在城外,戰守之策皇額娘幫不了你,但是你可以多聽八旗貴胄及滿臣的主意,尤其是遏必隆、索尼這樣的宿將。”

“嗻!”福臨一臉恭敬的答應道。

“兒臣回頭就將遏必隆、索尼召回北京。”

“好了,皇額娘累了,就先回慈寧宮了。”

布木布泰說完,就徑直帶著宮女回了慈寧宮。

今天發生了這麽多事,布木布泰也是真的累著了。

“兒臣恭送皇額娘。”福臨送走布木布泰,再起身時已經難掩興奮之色。

不過無意間一回頭,卻看到了懸在宮墻上的落日,整個人當即愣在那裏,看天色,這才申時剛過啊,沒到酉時。

可皇額娘怎麽說多爾袞是在酉末時分駕崩?

是皇額娘說錯了嗎?她說的應該是末時末?

可是按說不應該啊,皇額娘一向心細如發,怎會犯這種錯?

當下福臨又變得忐忑不安起來,直到時間來到了酉末時分,睿親王府的總管曹爾玉和參軍侯方域前來宮中報喪,福臨的心才終於落地。

皇額娘說的並沒錯,多爾袞真是酉末駕崩。

……

拜音圖站在阜成門的城頭之上,看著通紅的落日一點點的墜入山脊線後。

阜成門往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甚至可以看遠處的石景山,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口倒扣在地的大碗,從石景山再往西就是巍巍太行山。

看著遠處巍峨的太行山脈,拜音圖長嘆了一聲。

拜音圖既為自己的前途憂心,更為大清的命運憂心。

明軍雖然沒有徹底包圍北京,而是在阜成門外留了一個五百步寬的缺口,甚至沒在缺口外布置斥候或者伏路軍,而是任由大清夜不收自由出入。

甚至就連三千人的舉子營從缺口進入北京,明軍也未阻攔。

但是拜音圖知道明軍這麽做絕非出於善心,而是出於攻心考慮。

說白了,明軍就是想要藉此引誘大清兵放棄堅城,與明軍野戰。

但是拜音圖又覺得,與明軍野戰或許是明智之舉,因為再這樣與明軍耗下去,不僅會耗盡大清並不寬裕的家底,更會把大清兵的銳氣消磨掉。

當下的大清兵,無論信心還是士氣,別說跟老汗時期相比,便是跟先帝時期也是遠遠不如,再這樣耗下去,拜音圖真擔心曾經的那支所向披靡的八旗勁旅,將會變成一群毫無鬥志的烏合之眾。

“當當當……”

就在拜音圖長籲短嘆之時,身後忽然間傳來鐘聲。

“哪裏在敲鐘?哪的鐘聲?”拜音圖返身喝問道。

兩白旗的一個馬甲懶洋洋的說道:“好像是景陽鐘。”

自從三天前的那場兵變後,兩白旗的巴牙喇、紅甲喇、馬甲甚至步甲,都不怎麽把他們這些從兩黃旗調過來的武將放在眼裏,經常是愛搭不理的。

“景陽鐘?”拜音圖聞言不由得心頭一凜,皇帝緊急召集百官?

當下拜音圖顧不上理會那個馬甲,交代好阜成門的防務就奔紫禁城而來。

拜音圖來到午門外時,只見值房外的空地上已經站滿了趕來的滿漢大臣,只不過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這根本不是朝會時間,召集百官來做什麽?

莫非發生了什麽大事?要與明軍決戰了嗎?

就在一眾滿漢大臣竊竊私語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颶風般傳遍整個午門,皇父攝政王居然在臨幸朝鮮進獻的李妃之時駕崩了!馬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