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布木布泰出手了(第2/2頁)

當下福臨笑著說道:“皇額娘不必如此,這其實沒什麽的,無論如何朕都是皇帝,對孟學禮這等儒家士子而言,效忠皇帝乃是大義。”

“糊塗,你太讓我失望了!”布木布泰跌足長嘆道,“你怎會如此天真,如此幼稚,又如此輕信於人?什麽君臣大義,什麽儒家士子,你對人性真是一無所知!孟學禮心中但凡有半點君臣大義,他又怎麽會背叛南明歸順大清?”

“呃啊?”福臨當即愣在那,皇額娘說的好像也對。

孟學禮如果真信奉君臣大義,他又怎麽會叛明降清?

不過福臨面子上還是掛不住,強行辯道:“大清代明乃天命所歸,所以孟學禮棄明歸清乃是順天應民之義舉,而非背叛,此番孟學禮棄多爾袞轉而效忠於朕,亦是信奉儒家之君臣大義,所以皇額娘你說的未必對。”

看著小臉緊繃的福臨,布木布泰長嘆一聲。

到底只是個十二歲的小孩子,前些年只是壓抑住了他的天性而已,怎麽可以指望小孩子能有成年人的心性呢?

小孩子怎可能懂得人情世故?

沒有別的選擇了,事到如今,只能出手了。

雖然明知道這就是一杯毒酒,也只能喝下。

因為不喝這杯酒,她的兒子就保不住皇位。

當下布木布泰帶著幾個宮女徑直出了慈寧宮。

福臨明顯被布木布泰剛才的失望神情嚇倒了,惶然問道:“皇額娘去哪?”

“去睿親王府給攝政王請罪。”布木布泰頭也不回的說道,“請求皇父攝政王看在你皇額娘的情面上,看在你還只是個小孩子的份上,不跟你一般計較。”

“你是不是又要去跟他幽會?你就這麽耐不住寂寞?”福臨再也繃不住,這話憋在他心裏已經好久,今天終於是吼出來。

這裏是北京,不是盛京,更不是科爾沁。

中原講究的是禮義廉恥,不是你們蒙古人的那一套。

你這樣跑去睿親王府公然跟多爾袞鬼混,朕不要臉面的嗎?還有九泉之下的皇阿瑪,他不要臉面的嗎?你簡直是愛新覺羅家的恥辱。

“啪!”布木布泰折回來照著福臨的臉上就是一耳光。

福臨只覺腦子嗡的一聲,整個人都懵掉,這一耳光是真打,不像之前那次用鞭子抽,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其實不痛。

“這一巴掌,是為了讓你記住疼的滋味!”

布木布泰氣得渾身發顫:“若不是為了你,你額娘我至於受這般淩辱?你不領情也就罷了,居然也學別人向著你額娘的心頭上紮刀子,你真枉為人子!”

福臨呆呆的看著布木布泰,整個人都是懵的,完全無法思考。

布木布泰其實也非常心疼,但是狠下心再沒有理會福臨,而是帶著宮女上了馬車,徑直奔睿親王府而來。

……

在睿親王府。

多爾袞正召集侯方域、範文程和寧完我議事。

“這是亨九發來急遞。”多爾袞拿起案幾上的火漆書信示意範文程和寧完我傳閱,又接著說道,“要朕做好最壞打算。”

“最壞打算?”寧完我神情一凜。

範文程則低頭仔細閱讀洪承疇的急遞。

侯方域說道:“所謂最壞打算,就是指各種手段都用盡,仍舊無法迫使明軍退兵,那就只能與明軍決戰。”

多爾袞說道:“從多鐸、羅洛渾等幾十個亂黨府上抄出來的財物不少,但是糧食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多,加起來也不過三百萬石。”

八旗貴族進關的時間還是太短,所以攢下的糧食並不多。

“這點糧食,頂多也就撐到今年年底,如果到年底前明軍還是不退兵,我大清兵就只能與明軍決一死戰。”

“既然是最終決戰,自然要拼盡全力。”

“所以,朕想把兗州府還有山海關的八旗滿洲調回北京。”

頓了頓,多爾袞又問道:“但如此一來,就需將山海關以及兗州之防禦托付給平西王以及姜瓖二人,不知兩位先生以為此事可行否?”

範文程與寧完我對了記眼神,同聲應道:“也只能如此了。”

說實話,這次北伐大戰會打成現在這樣,屬實有一些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本以為大清兵完全有能力在半年內打敗明軍。

可現在,相持都變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