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第一回合:調虎離山(第2/2頁)

“部堂大人。”孟學禮沉聲說道,“分兵出擊的八旗蒙古已經陸續有戰報傳回來,不過都不是什麽好消息,總共萬余八旗蒙古,分11路出擊,竟無一路騎兵搶到明軍輜重,奪取沿途的明軍營壘更是癡心妄想。”

“竟有此事?”洪承疇臉色微沉。

侯方域的眉頭也是擰成一個疙瘩。

洪承疇和侯方域兩人其實很清楚,要想在平原上截斷明軍的糧道很難,但是會難到這個程度卻讓他們有些始料未及。

萬余八旗蒙古分為11路大舉出擊。

竟然連一粒糧食都沒搶到?屬實有些誇張。

孟學禮接著說道:“遍布在明軍糧道之上的營壘顯然是經過精心計算的,每兩座營壘之間的距離約為十五裏,所以轉運糧草的民夫只需要跑七裏路就能逃回營壘內,但是營壘中的瞭望哨卻可以借助望遠鏡看到二十裏外,換言之,我大清兵距離明軍營壘還有二十裏之遙時就會驚動明軍瞭望哨,哨卒就能及時向民夫示警,民夫就能及時撤回營壘內。”

“竟然如此狡猾!”耿繼茂恨聲說道,“這下,想要搶奪明軍糧草卻是難了。”

孟學禮點點頭說:“除非肯投入重兵不惜代價的發起猛攻,奪得一兩座營壘,否則怕是很難搶到明軍的糧草。”

“不行,強攻這些小型營壘沒有意義。”洪承疇斷然說道,“能搶到的糧草有限不說,付出的代價卻超乎想象,我們大清兵耗不起。”

“要打,就打陳官屯這樣的大型營壘。”

頓了頓,又說道:“不僅營壘裏囤積的糧草多,而且拿下陳官屯大營之後,還能一勞永逸徹底切斷明軍糧道。”

耿仲明當即說道:“那咱就趕緊動手吧。”

“此事不能著急。”洪承疇一擺手說道,“還是讓那11路八旗蒙古繼續對明軍糧道之上的小型營壘發動襲擾,或許能把陳官屯大營內的明軍調走亦未可知,真要如此,奪取陳官屯大營時就會容易得多。”

……

“甜水井、馬棚口等11座據點均遭建奴騎兵襲擾,所幸民夫馬隊皆及時撤入就近據點之內,因而軍需給養並未造成損失。”解元才黑著臉道,“但是建奴騎兵仍在各據點附近窺探遊走,建奴囂張至此,不如由小弟率一旅步兵驅逐之?”

“這不過是建奴的調虎離山計。”閻應元哂然說道,“不必理會。”

解元才皺眉說道:“皕亨兄,建奴騎兵若遷延不走,軍需的轉運就停止了。”

“此事不必擔心,建奴騎兵堅持不了幾天。”閻應元一擺手說道,“不出三天,建奴騎兵發現無機可趁,就必然退兵而走。”

事實證明,閻應元的判斷是對的。

不多不少,正好三天,建奴騎兵就撤退了。

建奴一走,躲在據點內的民夫就再次出動,猶如螞蟻搬家似的、片刻不停的向著陳官屯方向轉運軍需。

……

“這麽說,陳官屯的明軍沒派出一兵一卒?”

洪承疇對閻應元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不得不說,這家夥是真沉得住氣,萬余八旗蒙古對甜水井、馬棚口等明軍營壘襲擾了三日,閻應元竟沒有派出哪怕一兵一卒,他對沿途的明軍營壘是真有信心哪。

耿繼茂道:“八旗蒙古沒有對沿途的明軍營壘構成實質性威脅,陳官屯大營以及大沽口大營的明軍自然不會在意,所以說啊,就應該打下一兩座營壘示威,到時再看陳官屯的明軍還能否如現在般沉得住氣?”

洪承疇沒有理會耿繼茂這個嘴炮。

尚可喜道:“洪部堂,明軍主力調集了近千門紅衣大炮,正日夜轟擊朝陽門,皇父攝政王雖然什麽話都沒有說,但是他的內心肯定也是盼著我們能夠早日切斷明軍糧道,畢竟這樣耗下去對大清並非好事。”

尚可喜的分量就非耿繼茂能比。

“侯參軍。”洪承疇問侯方域,“你的意思呢?”

侯方域道:“洪部堂已有定計,何必多此一問。”

洪承疇當即下了決心,沉聲道:“也罷,既然這些表面文章迷惑不了閻應元,那就只能手底下見真章,傳我將令,即刻發兵陳官屯!”

一聲令下,靜海縣城內的清軍便立刻動了起來。

號角聲中,10萬八旗漢軍以及4萬練營次第開出城外。

在城外排好隊列之後,便立刻向著陳官屯猛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