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直接打京師(第2/2頁)

清軍都已經準備好了在衛河口跟明軍長期對峙了。

結果夜不收卻突然報告說,明軍居然要改走陸路。

“明軍要改走陸路?”孔有德聞言也是一臉錯愕,“洪部堂,你跟侯參軍不是說明軍肯定不會走陸路嗎?這是咋回事?”

尚可喜也道:“真要是這樣,衛河沿岸的銃台不是白修了嗎?”

耿仲明也道:“銃台白修倒是沒什麽要緊,最關鍵的問題是,明軍如果改走陸路,就能繞過衛河口大營,到那個時候我們是按兵不動,還是主動攻擊呢?”

“主動攻擊,是肯定不行的。”洪承疇搖頭,“野戰我們沒有勝算。”

“洪部堂的意思是按兵不動?”孔有德反問道,“任由明軍向前推進?”

尚可喜接著說道:“如果我們按兵不動,單憑沿途各州縣的練勇肯定攔不住明軍,運河沿岸雖然有不少銃台,但如果沒有八旗漢軍以及綠營,也同樣擋不住明軍,也就是說,如果明軍不顧一切往前打,半個月之內就能打到朝陽門外!”

地堡大廳內瞬間就安靜下來,洪承疇也是臉色微沉。

好半晌,洪承疇問侯方域道:“侯參軍,不知你有何高見?”

侯方域哂然笑道:“明軍若真改走陸路,不正是洪部堂你所希望的嗎?”

“話雖如此,可也需要攝政王信任才行。”洪承疇有些訕訕然的說道,“本部堂可不想成為第二個袁崇煥。”

“這一點洪部堂盡可以放心。”侯方域一擺手說道,“皇父攝政王絕對不會是崇禎,所以你也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袁崇煥。”

“有侯參軍這話本部堂就放心了。”洪承疇釋然道。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卻聽得一頭霧水,你們倆在打什麽啞謎?怎麽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麽呢?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能有這麽大嗎?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確實挺大。

洪承疇、侯方域他們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以為崇禎會效仿當年的黃台吉行反間計,假借多爾袞之手除掉洪承疇。

當年清軍繞過寧錦防線突然出現在了廣渠門外,給了大明君臣巨大的刺激,也為後來崇禎斬殺袁崇煥埋下伏筆,所以洪承疇就不能不擔心,假如明軍繞過衛河口大營,突然間出現在京師城外,會不會嚇著多爾袞?

多爾袞會不會懷疑他勾連明軍?

然後把他召回京師,直接賜死?

但其實,崇禎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

崇禎甚至剛剛才知道多爾袞沒有禦駕親征。

所以絕不會有假借多爾袞之手除掉洪承疇之想。

此次北伐,崇禎用的就是陽謀,堂堂正正之謀。

老子就改走陸路了,而且還要一路修營壘過去,保護糧道,你們有本事就來攻打老子的糧道,有膽子就來野戰。

如果沒有膽子野戰,那就準備好死守北京城吧。

徐應偉和閻應元還是有所顧忌,但是崇禎卻反而希望能在京師打決戰。

因為在京師打決戰,就意味著包括多爾袞在內的整個建奴高層都被困在北京城內,這一仗打贏了,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建奴,而不會像明初的北伐那般打成半吊子,最後讓蒙古人逃回大漠又弄出一個北元,那就麻煩。

所以,明軍剛上岸就留下一個步兵旅搶修營壘。

當然,營壘修好後這個步兵旅會繼續往前行軍,只會留下一個步兵總。

明軍就這樣一路向西推進,一路派兵修建營壘,由於這一片地勢平坦,再加上冬季所有的河流湖泊都已經結冰,所以大軍的行進速度極快。

傍晚,前鋒騎兵鎮台就已經推進到靜海縣城附近。

負責把守靜海縣城的是少量八旗兵外加五千練勇,早早的就關了城門,並且分別派出快馬前往北京及衛河口大營告急。

然而明軍根本就沒有進攻靜海縣城的意思。

盡管有4寸野戰炮,打破靜海縣城沒問題。

但要攻破一座縣城,怎麽也得耽擱半個月。

崇禎不想在這裏浪費這麽多時間,沒有必要。

既然有辦法逼著建奴進攻,明軍又何必主動攻城?

如果實在沒辦法只能攻城,那還不如直接打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