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利的矛與最硬的盾(第2/2頁)

江天一便趕緊帶著參謀科的幾個士子往沙盤邊擺放兵棋。

馬鳴騄和內務府的一眾士子趕緊圍上來,心說這次交手肯定會精彩紛呈,因為閻應元和徐應偉可說是大明最會用兵的兩個統兵士子。

如果說閻應元是大明最堅固的盾,那麽徐應偉就是最鋒利的矛。

現在最鋒利的矛與最堅固的盾之間要來一場直接的較量,期待。

崇禎也有些莫名的期待,好看了,這次兵棋推演肯定會很精彩。

作為進攻一方,徐應偉先開始擺兵布陣:“秦部堂率湖廣鎮十三萬鎮兵據承天府,提防漢中方向之偽順軍。”

“李妃娘娘率四川鎮七萬土兵扼守眉州,震懾張逆賊兵。”

“堵部堂統馭徐州、歸德三十余萬鎮兵,據守開封一線,西拒洛陽方向之偽順軍,向北可牽制河北諸府之建奴練勇。”

“有此三鎮再加雲南鎮、京營,操江兵,足可保後方安全無虞。”

眾士子紛紛點頭,這個沒什麽可多說的,保守後方的策略大體上都一樣,除了鄭森的方案曾經從徐州鎮台抽調了十萬鎮兵外,其余陳子龍以及閻應元的方案都只動用了新軍,而沒有從四個鎮台抽調一兵一卒。

京營兵和操江兵就更加不可能動。

在這必須表揚一下崇禎,能在短短四年內拉起這麽龐大的軍隊,而且這四個鎮的鎮兵的戰鬥力還都頗為不弱,還不用發糧餉。

京營兵和操江兵也用不著發糧餉。

因為京營兵和操江兵也做了改革,給了恩賞田,並且不用納稅。

所以京營兵和操江兵其實已經變成第五個鎮台,亦即南京鎮台。

所以現在,大明除了募兵、水師需要給軍餉外,河南、湖廣、四川、雲南以及南京這五個鎮台的鎮兵都不需要發糧餉。

所以每個月的軍餉支出其實不多,不到五十萬。

而且即便是打仗,軍餉支出也不會暴漲一大截,因為崇禎已經取消了行餉及戰餉,只有到了戰鬥結束後才會需要大筆的賞錢。

不過真要奪回了京師北直,賞錢完全不是問題。

光是北直的八千萬畝耕地,就能賣出十幾個億!

言歸正傳,在說完後方部署之後,徐應偉就要出兵了。

“北次北伐關乎我大明百年國運,所以必須傾盡全力。”

“27萬新軍將全部投入北伐作戰,大明總商會負責籌集足夠的船只,確保一次能輸送10萬新軍外加與之配套的裝備輜重登陸。”

“由水師全程負責對運輸船隊的護航。”

“如果是在冬季,水師及運輸船隊只能抵登州。”

“從登州到潮河口的北塘,新軍需要踏冰行軍。”

“所以北伐的時間點最好選在四月初,北海解凍之後。”

“待到北海解凍,則不僅新軍可以直接從潮河口上岸,在登陸之初,水師還可以借艦炮對陸軍提供炮火支援。”

聽到這,崇禎當即表態說:“那就暫定為四月初。”

“好的,那就正式開始了。”徐應偉點點頭又道,“在正式出兵之前,臣會在徐州、大沽口以及蓋州方向佯動,同時通過多個渠道將大木兄、人中兄及皕亨兄的打法泄露出去,藉此來誤導建奴,令其在錯誤的方向徒耗國力。”

聽到這,崇禎當即又說道:“今日之議乃是絕密,任何人都不可往外透露一個字!”

“遵旨!”馬鳴騄以及與會的一眾士子齊齊應諾,臉上也是一片肅穆,從崇禎的反應他們已經知道,來年北伐多半會采取徐應偉的這一戰法。

崇禎又對閻應元說:“皕亨,現在該輪到你應對了。”

閻應元向崇禎一揖,又對徐應偉說道:“有貞兄之用兵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然萬變不離其宗,我只抓住一點即可,即水路運輸之便利!”

“所以,明軍北伐,必然會從大運河或者海路進兵。”

“所以,無論有貞兄怎麽說,我只對大運河及北海嚴防死守。”

“大運河沿線已經遍築銃台,可無虞,現在唯一可憂慮者,唯有北海。”

“整個北海海岸延綿數千裏,要想遍築銃台那是絕無可能,但是在海岸邊每隔數裏修築一座烽火台卻可以辦到。”

“烽火台固然沒什麽防禦力。”

“但至少可以及時提供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