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大戰前夕(5)(第2/2頁)

聽到這,祁充格、詹代、索尼、蘇克薩哈等人頓時怒了。

“洪承疇你這話是何意?什麽相持至少一年?你的意思是堅守不出?”

“沒錯,當下的實情就是明強而我大清弱小。”洪承疇道,“所以要想打敗明軍,贏得這場滅國大戰,只有以靜制動,以守對攻,依仗堅固的銃台營壘消耗明軍的人力物力,待其師老兵疲被迫撤兵時再行反擊,一戰定乾坤。”

頓了頓,洪承疇又說道:“這也是奴才要跟主子說的兵略。”

“胡扯!”祁充格大怒道,“我大清兵什麽時候變得比明軍要弱小了?面對明軍的進攻我大清兵竟然要當縮頭烏龜不成?簡直笑話!”

“就是,大清自老汗以十三副甲起兵,從來就只知道進攻。”

“從赫圖阿拉到盛京,從盛京到北京,我大清的天下都是八旗子弟進攻得來的,可不是靠著當縮頭烏龜守出來的。”

“說的沒錯,我大清兵從來只會進攻。”

“要讓我們學明狗當縮頭烏龜?沒門!”

洪承疇的這一番話立刻招來滿臣的群嘲。

“夠了!都與朕閉嘴!”多爾袞呵斥了兩聲才終於喝阻住一眾滿臣。

只不過,從祁充格、索尼等人臉上表情,明顯還是對洪承疇不服氣,顯然,這些八旗貴族思想上還沒有轉過彎。

多爾袞咳喇了兩聲,又問洪承疇:“亨九,你說的內政是調集舉國之存糧,做好準備與明軍相持至少一年時間,兵略則是立足於防禦,憑借堅固的銃台營壘工事來消耗明軍的人力物力,直到明軍師老兵疲,然後發動舉國之兵,畢其功於一役?”

“主子明鑒。”洪承疇誠懇的說道,“非如此不足以打敗明軍。”

多爾袞點點頭又問道:“那麽,你說的縱橫,指的又是什麽呢?”

洪承疇道:“所謂縱橫,就是派人聯絡所有能夠聯絡上的勢力,比如偽順,比如四川的八大王張獻忠,彼輩都是南明勁敵,此外在四川、廣西還有不少土司仍在抗明,主子可以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說服這些勢力,聯兵共討南明!”

“就算不能說服這些勢力出兵,也要形成一種天下攻明的氛圍。”

“這些勢力或許沒辦法對南明造成太大的幹擾,但是哪怕只能分走南明一小部分的人力物力,對於我大清而言也是極好的。”

“南明在北伐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少,大清獲勝的機會就越大。”

稍稍一頓,洪承疇又接著說道:“這其中又以偽順的抉擇最關鍵,大清若是能夠與偽順結成同盟,聯兵共抗南明,則我大清兵贏得這場大戰的機會就會增加至少三成!反之,如果偽順與南明聯兵攻我大清,則我大清恐怕就兇多吉少。”

多爾袞聽得連連點頭,說到對於天下大勢的分析,還得是洪承疇。

這番鞭辟入裏的分析,無疑是很有道理的,簡直說到多爾袞心裏。

洪承疇卻又接著說道:“主子,除了張獻忠、偽順及四川、廣西的土司之外,還可以試著遣使者前往喀爾喀蒙古,如果能說服喀爾喀蒙古以及準噶爾,偽順再保持中立,那麽土默特蒙古及察哈爾蒙古諸部就至少可以出六萬騎兵!”

“說服喀爾喀和準噶爾?”多爾袞皺眉道,“此事怕不容易。”

“事在人為。”洪承疇道,“只要向彼輩陳述清楚其中的利害,奴才相信喀爾喀蒙古還有準噶爾是有可能選擇中立的,畢竟我大清信奉的國教也是喇嘛教,與喀爾喀蒙古、準噶爾及衛拉特蒙古諸部都是一樣的,然而南明信奉的則是道教以及儒家。”

頓了頓,洪承疇又說道:“南明倘若強大起來,則道教及儒家必然盛行於世,喇嘛教再無立錐之地。”

聽到這,多爾袞頓時間有一頓豁然開朗的感覺。

原本壞到了極致的局面,被洪承疇這麽一分析,竟然似乎又開始柳暗花明了?大清原來還有這麽多潛在的友軍盟軍?

“傳旨!”多爾袞當即喝道。

“速召傅以漸以及呂纘祖等翰林院庶吉士覲見。”

這些漢人進士走隊列很差勁,但是嘴皮子卻都是一等一厲害,就讓他們出使偽順、四川以及外蒙古,替大清充當說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