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經濟戰(第2/2頁)

“都漲價了?”崇禎的眼睛亮起來,因為這是個信號。

大明與建奴之間打仗歸打仗,但是民間貿易一直沒有斷。

甚至都不用通過偽順來中轉,而是直接在山東、河南進行交易。

在建奴那邊,商道基本控制在八大晉商的手中,但是大明這邊最開始的時候參與貿易的商賈就比較復雜,所以很難取得議價權。

在那一階段,建奴的八大晉商明顯占據著主動,可以低價買入江南的棉布、絲綢、鹽、茶葉以及糧食等,而建奴的東珠、人參、皮毛等都能賣出高價。

但好景不長,這一階段也就一年多、兩年不到的時間而已。

崇禎很快就通過工商實業銀號完成了對江南工商業的控股,幾個月之後又成立了大明總商會,然後通過總商會實現了對大明工商業的整合,從那之後,建奴的八大晉商就喪失了對大明的議價能力,變成了弱勢方。

只不過,大明也沒有趁機哄擡物價。

甚至還降低了棉布、鐵料、鹽、油等貨物價格。

崇禎當然沒安好心,這是為了完成對建奴的經濟控制,又或者說經濟殖民,就是讓建奴淪為大明的經濟殖民地。

大明是有這個能力的。

因為大明的工商業已經完成規模化。

規模化的最大優勢就是更低的成本。

即便還沒有蒸汽動力,即便仍處於手工業階段,規模化的手工業相比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仍舊占據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建奴的家庭作坊根本沒有辦法跟大明競爭。

截止到目前,建奴的棉紡、冶鐵、鹽、瓷、油等行業,已經基本遭到摧毀,全靠跟大明的貿易在維持著。

不過雙方的貿易還算公平。

現在建奴的八大晉商突然間漲價,就很不尋常。

崇禎又問道:“你們有沒有統計過,這幾年從建奴流入大明的銀子有多少?”

張翰回答道:“確切數目無法統計,但是大概的數字是清楚的,最近幾年通過各種渠道從建奴流入大明的銀子在3000萬左右。”

“3000萬?”崇禎一下蹙緊眉頭,“這不對啊,建奴國庫應該還沒有見底。”

作為穿越者,崇禎清楚建奴的家底,進關之前積攢的家底加上進關之後從北京及大順軍身上搶到的銀子,至少得有7000萬兩。

現在有3000萬流入大明,建奴國庫就至少還有2000萬。

至於剩下的2000多萬兩,肯定是分散在了建奴權貴手中。

建奴好幾千人的宗室加上三十多萬旗人,家中2000萬兩的存銀肯定是有。

康百萬說道:“就算建奴國庫還沒見底,也是所剩無幾了,此時截斷商路,就算是不能讓建奴暴發內亂,至少也夠他們忙亂一陣的。”

張翰接著說:“關鍵建奴多半已經察覺到了不對。”

“對,張卿此話說的沒錯。”崇禎點頭道,“建奴多半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所以這是最後的時間窗口了,錯過這次就很難再讓建奴造成動蕩。”

崇禎也是狠,對於建奴的打擊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大沽口、蓋州衛的持續消耗,還打起了經濟戰。

而更狠的是,早在三年前,崇禎就已經在為這場經濟戰提前布局。

當下崇禎說:“那就開始吧,從今天開始,一絲一縷不得流入建奴!誰要是敢違背內務府的旨意,仍在暗中與建奴往來,立刻踢出大明總商會,今後凡是大明總商會成員皆不準與之做生意,噢對,有一樣貨品仍可以賣給建奴。”

“是何貨品?”康百萬和張翰聞言不由愣住。

崇禎卻笑道:“就是用堿水浸泡過的湖州輕紗。”

“此等湖紗,建奴想要多少我們可以提供多少。”

“當然,價錢還得是老價錢,一匹湖紗100元。”

康百萬和張翰聞言也是失笑,建奴這波想必被坑慘了。

花了100萬兩銀子,從湖州買走了1萬匹堿水浸泡過的輕紗。

這些湖紗剛被堿水浸泡之後,並沒有太大異常,所以建奴的商人根本看不出端倪,但是放了幾個月之後,就會變質變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