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攻敵必救(第2/2頁)

鄭芝龍附和道:“那確實,建奴擔不起丟失遼東的後果。”

好吧,鄭芝龍其實根本不懂,只是單純的附和崇禎而已。

鄭芝龍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又是閩國公,又是大明水師學堂的總辦,而且銀子也沒有少賺,真正是即有面子又有裏子。

鄭森卻絲毫沒給他老子面子,當場反駁道:“丟了遼東能有什麽後果?”

“你懂個什麽。”鄭芝龍的臉色瞬間垮下來,“遼東是建奴的龍興之地,尤其盛京城外還葬著老奴跟黃吉台,建奴不怕我們刨了他家祖墳?”

“這個不至於,大明絕不會幹這等下作事情。”崇禎連忙打斷鄭芝龍。

怎麽刨祖墳的話都說出來了,你能刨人祖墳,別人難道不能刨你祖墳?大明十二代皇帝的陵墓可都在昌平,真要刨祖墳,肯定是大明輸。

說話間船隊已經繞過連雲島,看到了蓋州城。

蓋州城內的明軍幾乎是同時發現海面上的船隊。

隨即集結號聲便遠遠的傳來,城內明軍開始集結。

……

三天很快過去。

北京城內的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還有綠營兵已經完成了集結,但是派誰去大沽口再派誰去遼東,仍然還沒有定論。

多爾袞還在等大沽口那邊的消息。

這次要同時對大沽口和遼東用兵,這點是確定的。

時代已經變了,在老奴時代可以任爾一路來,我只一路去,現在不行了。

現在是大沽口這顆釘子必須拔掉,遼東也必須救,兩個方向都必須用兵。

然而主力是去大沽口還是去遼東,卻要視崇禎的去向而定,如果崇禎的兩萬明軍去了遼東,則大清兵的主力也要跟著去遼東。

如果崇禎的兩萬明軍去了大沽口,清軍主力就要去大沽口。

然後現在又有一個新的難題擺在了多爾袞的面前,那就是偏師的主帥人選問題。

以前,都是宗室帶兵,不是親王郡王,就是貝勒或者貝子,可是八旗改制之後,宗室的權力遭到了多爾袞的剝奪,已經無權帶兵。

所以現在只能從滿族大臣中挑選一個。

除了領兵的滿族大臣,還得選一個漢臣充當副將。

多爾袞突然問侯方域:“小侯子,讓葉臣擔任主將,王輔臣擔任偏師的副將如何?”

“啊?”侍立在側的侯方域難以置信的看向多爾袞,他無法相信,將帥任免之事,多爾袞竟然也會征求他的意見。

“主子,此事奴才又豈敢置喙。”

侯方域反應過來之後,趕緊推脫。

“奴才對朝中滿漢大臣也是了解不多。”

“朕讓你說,你就盡管放心大膽的說。”多爾袞沒好氣的道,“縱然是說錯了,朕也絕對不會怪罪你便是。”

侯方域心說,我不是怕得罪你,而是怕得罪滿漢大臣。

因為無論他向多爾袞推薦了誰,都會得罪其他的大臣。

想到這,侯方域只能低著頭說:“此事只能是主子乾綱獨斷。”

“你這狗奴才,倒是真夠謹慎的。”多爾袞氣得拿腳踹侯方域。

這時候,曹爾玉匆匆走進東暖閣,跪地稟報道:“主子,天津急報,迄今為止並沒有南明援軍前來大沽口。”

“沒來?”多爾袞沉聲道,“這麽說來崇禎真去了遼東。”

侯方域點頭道:“不出意外,崇禎肯定是率軍去了遼東。”

多爾袞沉吟片刻後吩咐曹爾玉道:“召葉臣還有索尼前來王府議事。”

既然崇禎確定率軍去了遼東,多爾袞自然也得親自率大軍前往遼東,但是大沽口這一路偏師的主帥人選一直拿不定主意。

多爾袞囑意的人選共有兩個,葉臣,還有索尼。

這兩個人各有優劣,葉臣德高望重,經驗豐富,但是年紀有些大了,索尼年富力強,但是威望不足,缺乏獨自領兵作戰的經驗。

究竟是葉臣好,還是索性更加合適?

多爾袞決定將兩人召到王府考一考。

曹爾玉轉身要走卻又被多爾袞給叫住。

多爾袞又說道:“把王輔臣和吳國貴也一並召來。”

大沽口這一路偏師除了滿族主將之外,肯定還要再加一個漢族副將,多爾袞不放心吳三桂還有姜瓖,決定重用王輔臣還有吳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