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沈陽光復(第2/2頁)

“現在肯定不行,建奴都還沒有剿滅呢。”朱慈炯哈哈一笑又問道,“徐給諫,盛京城已然是光復了,接下來又該怎麽辦?”

“接下來就是守城。”徐應偉嚴肅的說道。

“盡可能多的準備糧草軍械,應付建奴的瘋狂反撲。”

朱慈炯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盛京乃是建奴的舊都,距離科爾沁蒙古也近,所以建奴多半會發起瘋狂反撲,單憑你帶來盛京的一個步兵旅加一個炮營,恐怕是守不住,要不要再給你兩千兵?孤只帶一千兵去漢城應該也夠了。”

在光復盛京之後,徐應偉的一萬人馬就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留守蓋州,蓋州是明軍在遼東的跳板及大本營,絕不能放棄。

所以徐應偉最多只能調五千新軍守衛盛京,這點兵力確實有些單薄。

徐應偉卻拒絕了朱慈炯的好意,一擺手說道:“定王的好意臣心領了,至於那三千新軍還是跟著你去漢城吧。”

“盛京這邊不用擔心。”

“臣一點不擔心建奴發兵報復。”

“臣擔心的是建奴還會像上次那樣按兵不動。”

說到這一頓,又說道:“這樣的話就又白忙活。”

“這次不會。”朱慈炯搖搖頭說道,“要是丟了盛京都沒有任何表示,多爾袞在八旗貴族中間也就毫無威信可言了,今後他還能拿什麽服眾?”

“建奴若來,就殺他個屍橫遍野。”徐應偉森然道。

朱慈炯想了一下又道:“要不這樣,把朝鮮軍留下?”

“朝鮮軍?”徐應偉便也有些意動,朝鮮軍的戰鬥力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在守城戰中幫助明軍搬運一下守城器械肯定能夠勝任。

之前他還真忽略了這支軍隊的存在。

朱慈炯說道:“徐給諫,就這麽定了。”

徐應偉便忍不住勸諫道:“定王,哪怕你已經做出了決定,至少表面上還是應該跟李氵窅說一聲,李氵窅畢竟是朝鮮王國的儲君。”

“噢對對對,以小事大以智,以大事小以仁。”

朱慈炯笑道:“大明雖然是宗主國,但也不該輕慢藩屬國。”

“定王英明。”見朱慈炯采納了自己的勸諫,徐應偉感到十分的欣慰,至少太子和定王都是有大胸襟的,這至少能保證大明五十年氣運。

當下朱慈炯派人進入盛京城將李氵窅找了過來。

“小臣李氵窅叩見定王殿下,參見徐給諫大人。”

李氵窅依禮先向朱慈炯大禮參拜,再給徐應偉作揖。

“平身。”朱慈炯微一肅手說道,“麟坪大君,這次真是多虧你們相助,否則不可能如此輕松就奪回沈陽。”

“慚愧。”李氵窅連忙說道,“我們其實並沒做什麽。”

李氵窅這話當然是謙虛之辭,朝鮮軍還是起了作用的。

徐應偉跟朱慈炯對個眼神,說道:“有一個事,得跟麟坪大君說一聲,定王還有隨行的三千精兵可能沒辦法護送你回漢城了。”

“啊?”李氵窅聞言臉色頓時垮下來。

沒有朱慈炯和三千明軍撐腰,他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畢竟朝鮮國內有相當數量的文臣武將是滿清的走狗。

此外還有更多數量的文臣武將希望擁立李倧的幼子。

因為主上年幼,權力就會落到臣子手中,這是大臣們夢寐以求的局面。

所以,如果沒有明軍的撐腰,李氵窅就算是回到漢城也是很難當上世子。

當下李氵窅的目光轉向朱慈炯,以近乎哀求的語氣說:“定王,咱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的麽,等大明天兵奪回盛京城之後,便出兵護送小臣回國撥亂反正,若是沒有大明天兵作為倚仗,小臣根本沒有能力撥亂反正。”

朱慈炯信口胡謅道:“這不是出了變故麽,原本準備調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已經被父皇調去大沽口,這樣一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就沒辦法前來盛京,所以留守盛京的兵力就只剩下徐給諫帶來的這五千多新軍,這點兵力實在太單薄,所以孤的三千新軍只能臨時留在盛京,先協助徐給諫守住盛京再說。”

“啊?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呀?”李氵窅難掩失望之情。

“這個孤也說不好。”朱慈炯有些無奈的說,“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誰知道呢。”

“半年?”李氵窅臉色垮下來,真要是等半年,怕是黃花菜都已經涼掉,他二哥李淏早就已經回漢城搶走世子位,這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