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提前出兵(第2/3頁)

一時之間,支持理學的道學先生真是人人自危。

這跟另一個時空的水軍抹黑其實是一樣一樣的,雖然很下作,但是真的很管用,因為不少道學先生的屁股底下也是不幹凈。

所以現在理學已經快招架不住。

思忖間,工匠已經拆開蒸汽機。

看到了蒸汽機的內部結構之後,確切點說是看到了汽缸的內部結構之後,帕斯卡和玻義耳等西洋學者便流露出恍然的神情。

很顯然,帕斯卡他們已經看懂了蒸汽機的原理。

說白了,蒸汽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對帕斯卡、玻義耳他們這些擁有相當科學素養的科學家來說就更加容易理解。

崇禎見狀便讓方以智他們拿出圖紙。

看到圖紙,帕斯卡等人又像是發現了新鮮玩具。

“皇帝陛下,剛才的只是台驗證機,這才是真正的蒸汽機?”

帕斯卡果然是一看即懂,並且興致勃勃的問道:“皇帝陛下,我們能參與嗎?”

“當然。”崇禎滿口答應,反正這些學者只要來了大明,就不可能再回歐洲,所以也不用擔心泄密,而且方以智、宋應星他們也有一定的科學素養,跟帕斯卡、玻義耳他們交流起來也更容易,也有利於帕斯卡他們盡快的掌握漢語。

當然了,崇禎自己也會盡可能參與到蒸汽機的制造中來。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一年甚至兩年都不會出現大戰。

崇禎決定利用這兩年時間,盡可能的點開大明的科技樹,首先蒸汽機必須投入應用,其次各種各樣的機床必須造出來。

然後無煙火藥必須得弄出來。

再然後線膛槍必須小批量裝備。

硝酸銨也要盡可能的生產出來。

有了硝酸銨,大明就再不用擔心會爆發糧荒了。

如果有可能,雷酸汞也要研究出來,從而使得大明的軍事科技得到脫胎換骨的提升,並且對周邊的蠻族形成碾壓性的降維打擊。

單憑燧發槍,已經難說是降維打擊。

崇禎能夠想到的暫時也就這些。

……

然而有句話怎麽說的?

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發生意外。

意外說來就來,而且一下來了兩個。

王承恩和徐應偉幾乎是同時找過來。

找了一個角落,崇禎問:“出什麽事了?”

徐應偉便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你先跟聖上說。”

王承恩從衣袖中取出一顆蠟丸遞給崇禎,低聲說道:“萬歲爺,這是李若璉通過秘密渠道剛剛送到南京的,而且是動用的加急渠道。”

“加急渠道?”崇禎臉色一沉,這說明發生了大事。

當下崇禎輕輕捏碎蠟丸,從中取出密信,一看之下果然是大事。

“有貞,你是怎麽看的?”崇禎將密信遞給徐應偉,“多爾袞想要做什麽?”

徐應偉看完密信後有些錯愕的說:“聖上,此事著實有一些古怪,以往凡有戰事,建奴都會驅趕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及外藩蒙古作戰,怎麽這次卻一反常態,只用八旗滿洲,甚至連綠營兵都沒動用?”

“但是九萬多八旗滿洲來了八萬!”

崇禎沉聲說道:“幾乎是傾巢而出。”

“但是這肯定不是來跟我們決戰的。”徐應偉頓了頓,又接著說,“結合之前陳子龍差人送來的急遞,襲擊徐州各個鎮兵寨堡的似乎只是小股建奴,由此可見,多爾袞應該只是想把徐州以及歸德當成八旗滿洲打獵的獵場。”

徐應偉的分析能力還是十分強悍的,僅憑有限的線索,就把事實真相猜了個大概。

頓了頓,徐應偉又道:“顯然,多爾袞也已經意識到了聖上打造的黃淮防線的厲害,知道任由徐州鎮台以及歸德鎮台存在下去,建奴就會永遠喪失南下機會,所以他才不惜動用八萬八旗滿洲前來歸德、徐州展開襲擾戰。”

“恐怕不僅於此。”崇禎沉吟著說道。

“老奴在的時候,沒有八旗漢軍以及八旗蒙古。”

“而只有隸屬於八旗的漢軍牛錄以及蒙古牛錄。”

“但是自從黃台吉繼續之後,就把漢軍以及蒙古騎兵從八旗單獨拎了出來,編成了只服從皇命的八旗漢軍以及八旗蒙古。”

“這相當於部分完成了中央集權。”

頓了頓,又說道:“但是八旗滿洲這塊硬骨頭還沒來得及啃,黃台吉就死了。”

聽到這,徐應偉立刻就反應過來:“聖上的意思,是多爾袞準備要啃八旗滿洲這塊硬骨頭,他要達成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

“肯定就是這樣。”崇禎肅然說道,“多爾袞這廝真是不簡單,居然想要改革八旗獨攬大權,這可是黃台吉都沒能夠達成的目標。”

“最狠毒的是要把徐州及歸德當成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