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骨頭都榨出油(第2/2頁)

“債支相抵,南直糧商仍欠五百萬兩有奇未曾償清。”

“湖廣以及南直之收支相抵,共計收入現銀二十萬兩,糧食一億石有奇,另外湖廣糧商以及南直糧商仍有九百五十萬兩欠銀未曾償還。”

念完了最後一句,汪平山便將賬本輕輕合上。

“完了?”朱慈炯難以置信的問道,“沒有了?”

“完了,沒有了。”汪平山道,“所有賬目都在這裏了。”

朱慈炯吃聲說道:“也就是說,這一次水利糧食銀號一兩銀子都沒有花,白白得了二十萬兩外加一億石糧食?”

“還有九百五十萬兩未曾收回。”汪平山笑道。

“哦對,還有九百五十多萬兩欠銀沒有收回來。”朱慈炯難以置信的道,“這事可真是邪門,就是說平空多出來一千萬兩銀子加一億石糧食?”

“這一千萬兩銀子和一億石糧食可不是平空多出來的。”崇禎哼聲說道,“而是湖廣及南直的數百家大小糧商身上榨出來的。”

“這回,湖廣糧商和南直糧商真是骨頭都被榨出油來。”

頓了頓,汪平山又說道:“不過,這些人也是死有余辜,就是一群商人,居然敢違抗聖命囤積居奇,他們不死誰死?”

“汪公,真有一億石糧食那麽多?”

朱慈烺也是有些不敢相信,這可是一億石糧食。

崇禎十七年以前,大明朝廷每年征收的糧稅也就三千萬石不到,可現在,只是從湖廣及南直就榨出來一億石,屬實有些嚇人。

“太子,真有一億石糧食那麽多。”

汪平山肅然說道:“其中三千萬石在內務府總倉,兩千萬石在武昌倉庫,另外五千萬石則在常德府、嶽州府及長沙府的官倉,太子若不放心,可隨時派人前去查驗,若是其中短少了一石糧食,臣願意拿項上人頭賠付。”

“不不,孤絕無不信任汪公之意。”朱慈烺連忙道。

“烺兒還有炯兒,現在你們知道,湖廣熟、天下足,這話不是瞎說了吧?”

崇禎笑了笑說道:“光靠湖廣一省養活整個大明上億百姓,那肯定是瞎說,但是養活半個大明卻是綽綽有余。”

朱慈烺皺眉說道:“可是父皇,以前湖廣也沒這麽多官糧。”

崇禎道:“以前湖廣只征收每畝三升三合五勺的糧稅,而且各藩名下的莊田都不需要繳納糧稅,自然是征收不到幾石糧食。”

“可現在湖廣的耕地都分給百姓。”

“今年湖廣百姓又收獲了兩季糧食。”

“所以都可以拿出一半余糧賣給朝廷。”

“本來,這一半余糧也就是八千萬石,就會以佃租的形式流入各藩以及地方縉紳的糧倉之中,但是現在卻全部流入了內務府官倉。”

“噢,原來是這樣。”朱慈烺和朱慈炯這下全明白了。

朱慈炯更是黑著臉說道:“父皇,這麽說來各地藩王和地方縉紳著實可惡,合著我們大明的糧稅都被他們給侵蝕了?”

“要不然呢?”崇禎表情冷下來。

“你覺得各藩的天量財富是從何而來?”

直到今天,崇禎都對沙定洲從黔國公府搶走的八百多萬兩紋銀以及價值五千萬兩的奇珍異寶印象深刻,黔國公府尚且如此,宗室藩王就更不用說,這些藩王以及勛貴的財富就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大明朝就是這樣被掏空的。

除了宗室勛臣,還有惡紳奸商。

……

錢家後花園。

“老爺,老爺你千萬不要沖動。”

“銀子沒有了我們還可以再攢。”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柳如是一邊快步飛奔,一邊連聲對著假山頂高聲喊叫。

在假山頂上,錢謙益在一顆楊柳樹梢上垂了一幅白綾,準備要上吊,不過試了幾下發現楊柳樹太細,根本掛不住。

又一次上吊失敗之後,柳如是終於趕到。

“老爺。”柳如是一把抱住錢謙益,淚水漣漣的說道,“不過就是幾兩碎銀,老爺你又何必想不開呢。”

“夫人。”錢謙益長嘆一聲說,“那可不是幾兩碎銀子,而是一百萬兩,更是為夫宦遊一生的全部積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