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八旗改革(第2/2頁)

“縱百倍於我大清又如何?”多鐸不以為然道,“昔老汗方舉事時,我建州之總口數不過十萬,八旗勇士更不過四萬,不照樣打敗了擁有上億人口數百萬大軍之大明朝廷?可見人口數多少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洪承疇立刻閉上自己的嘴巴。

永遠都不要嘗試去說服別人。

如果多爾袞、多鐸兄弟不認同,說什麽都沒用。

不過洪承疇隱隱約約有種直覺,多爾袞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人口數不足是真的會導致大清滅國的,所以有希望改變既定國策。

至少不能再欺壓迫害北直之漢民。

同時還要對八旗制度做出重大改革。

“老十五,你這話可說錯了。”多爾袞幽幽說道,“今時不同往日了,老汗在時,可以靠著大稍弓還有巴牙喇兵打遍滿洲,可是現在還能行嗎?”

“君之津一戰,要不是有湯若望督造之燧發槍以及紅夷大炮,我大清兵就敗了。”

“今後決定戰爭勝負的已經不再是大稍弓以及大清的巴牙喇,而是變成燧發槍、紅夷大炮以及雙方的炮手、火槍手。”

“大稍弓再犀利能比得過燧發槍嗎?”

“甲胄再堅固,能擋得住燧發槍的近距離射擊嗎?”

“朕知道你會說有楯車,可是楯車能擋住大炮嗎?”

“老十五,你想過沒有,大清養成一個巴牙喇需要多大代價?然而綠營兵訓練一個火槍手只需三個月,但是巴牙喇現在有可能打不過火槍手。”

輕嘆一聲,多爾袞又道:“老十五,時代已經變了。”

多鐸被說得啞口無言,因為多爾袞說的是事實,他無從反駁。

“今後是火器的時代。”多爾袞道,“除了八旗蒙古保留騎射,我們八旗滿洲也要全面換裝火器,重甲大稍弓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主子英明!”洪承疇感動得差點想哭。

多爾袞又道:“重甲大稍弓跟不上時代,八旗制度也同樣跟不上這個時代了,所以必須得加以改革才行,必須學漢人推行中央集權。”

“如果不能將八旗擰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如何與南明爭?”

說到這一頓,多爾袞又肅然說:“今後大清所有之人力物力及財力必須由內務府統一調配,任何人膽敢反對,一律殺無赦。”

多鐸聞言愣了下,怎麽成了內務府統一調配?

內務府是由黃台吉設的一個內廷衙門,掌管宮裏的一應事務。

讓內務府統一調配大清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那不是拱手將大權送給福臨?老十四你是不是得了失心瘋?又或者被布木布泰給迷暈了頭?

但是多爾袞的下一句立刻打消了多鐸的顧慮。

多爾袞接著說道:“老十五,現在開始你就是領侍衛內大臣,總管內務府。”

多鐸便趕緊下炕,啪啪一甩衣袖又單膝跪地:“臣弟領命,十四哥你放心,臣弟定將內務府打理得如臂使指。”

“步子不要太大,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多爾袞沉吟著說:“第一步,還是先改革軍制,換裝火器。”

“臣弟明白。”多鐸點頭道,“臣弟回頭就讓湯若望加大燧發槍的生產力度,在一年內造出五萬支燧發槍,再還有五百門紅衣大炮。”

多爾袞說道:“更重要的還是軍制改革。”

“軍制改革?”多鐸皺眉道,“這個怎麽改?”

多爾袞說道:“將各旗公庫的錢糧軍械收歸國庫,今後凡對外征戰,各旗的旗丁也無需自帶糧草及軍械,而是由朝廷統一提供糧草以及軍械。”

老奴的八旗制度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就是原始的狩獵制度。

就是獵戶自帶幹糧、馬匹還有弓箭,然後合在一起去打獵,打到獵物之後按照各個獵戶的貢獻對獵物進行分配。

這一套制度,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

所以說,制度不一定要先進,適用不適用最重要。

對於像建奴這樣的原始部落,同樣原始的制度才是最合用。

但是經過了黃台吉、多爾袞的努力,尤其是占領北京之後,再加上洪承疇、範文程等漢臣大量加入,這套原始的狩獵制度就已經不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