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錢荒爆發(第2/2頁)

崇禎道:“也就是說種了將近五千萬畝,是這意思吧?”

“是的。”錢默道,“而且基本都是種的一季小麥加一季稻谷,今年的年景又不錯,平均畝收三石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即便按四千萬畝算,也能收糧一億兩千萬石。”

“按魚鱗圖冊所載的丁數,湖廣省有四百多萬成丁,口數應該在一千兩百萬左右,考慮到人口流失,現在整個湖廣省的口數應當在一千萬左右,即便是按人均口糧四石計算,留下四千萬石也是足夠吃了。”

“所以,湖廣省的余糧至少在八千萬石。”

頓了頓,錢默又道:“即便是按一石一錢五厘的價格,也至少需要1200萬兩銀子,臣現在實在是沒有能力湊足這麽一大筆銀子。”

“一石一錢五厘怎麽可以。”崇禎道,“這價格太黑心。”

“臣也覺得這價格太黑心。”錢默道,“但是今年湖廣的糧價就只有這點。”

“谷價太賤,會傷害到農民的積極性,那麽明年他們就不會再種糧食了,這不行。”崇禎斷然說道,“就按往年的行價收購糧食。”

錢默道:“往年的行價是每石五錢,那就需要四千萬兩。”

崇禎道:“四千萬兩就四千萬兩,銀子的事朕來想辦法,你就只管去收購,朕要那八千萬石糧食全部進入內務府糧倉,不許一粒流入黑心糧商之手。”

“領旨。”錢默恭聲應諾,又道,“不過聖上,銀子的事?”

很顯然,錢默還是擔心沒有銀子,那就還是得向百姓打白條。

崇禎道:“是這樣,朕這次從雲南得了八百多萬兩現銀外加價值五千萬兩的珠寶,所以銀子的事你用不著擔心。”

錢默這下才真的放下心來。

打發走錢默,崇禎開始考慮如何解決錢荒的事。

說實話,錢荒的到來讓崇禎有些措手不及,他原以為要到明年年底才會爆發錢荒,卻沒想到提前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

不過這也足以證明江南手工業的發展有多迅猛。

崇禎現在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南京看看,究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至於怎麽解決錢荒,銀本位就得大量開采白銀,金本位就大量開采黃金,只要市場上的白銀或者黃金供應充足,錢荒現象自然也就消失了。

大明朝是銀本位制,但是指望開采白銀來緩解錢荒這個法子顯然行不通。

因為就算產銀最多的雲南,一年下來也不過開采出十幾萬兩,這點銀子怎麽可能緩解得了錢荒?只怕是塞牙縫都不夠。

所以現在就只有兩個法子。

一是掠奪偽順和建奴的銀子。

把偽順和建奴手中的3億兩存銀全都掠奪過來。

不過這個法子只能緩解一時,治標卻治不了本,即便是把這3億兩存銀全部掠奪過來也是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頂多一年就又會爆發錢荒。

所以最根本的辦法,還是發行銀票,並且賦予銀票流通屬性。

只有采用銀票制度,皇家銀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的中央銀行,那麽皇家銀號只要向諸如工商實業銀號、航運造船銀號以及水利糧食銀號這樣的商業銀行投放一個億的等價銀票,就能在市場上產生三億甚至四億的流通性。

基礎貨幣的乘數效應最高可以達到7.5倍。

但是以大明的工業發展水平,能有三倍的乘數效應就不錯了。

崇禎估計,皇家銀號至少需要再投放一億銀票,這樣就可以在市場上產生價值三億到四億兩的流通性,這樣一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就從三億兩白銀變成了六億兩白銀,這一來錢荒就會消失,甚至於有可能反過來發生通貨膨脹。

所謂銀票,其實就是大明版人民幣,關於這個,崇禎甚至連印鈔技術都已經儲備好。

旦有需要,直接就可以讓債券印刷廠大量印刷,當然,防偽技術尤其密字技術需要進一步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