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治滇方略

崇禎問道:“楊卿的意思,是全殺了?”

楊畏知說:“全殺則不必,可送至銀礦服勞役。”

崇禎說道:“銀礦用不了這麽多人吧?這可是將近十萬人。”

楊畏知沉吟片刻之後說道:“聖上可以讓廣西巡撫將這十萬狼兵的妻兒接來雲南,然後將之編戶齊民,留在雲南為民!”

聽到這話,崇禎險些大聲叫好。

因為楊畏知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編戶齊民,異地安置就是處理這十萬廣西狼兵的最優解。

讓他們回廣西是肯定不能讓他們回廣西的,真要是放他們回到廣西,分分鐘造反,十萬狼兵齊心造反,那真不是鬧著玩的。

全殺了就更不行,人口可是最寶貴的資源。

尤其是大明即將迎來工業革命,工業一旦出現跨越式的大發展,對於雇工勞動力的需求就會劇增,十萬壯丁豈能一殺了之?

所以,必須得把他們留在雲南。

為什麽要把他們留在雲南,而非其他省份?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些廣西狼兵在雲南造了太多殺孽,他們若是想要逃回廣西,就必須離開戶籍所在地,就得從雲南土民的地盤過,這就是找死,臨安府和廣西府的土民會用柴刀和鋤頭教育他們,潛逃之路不通。

把這些狼兵的家小也遷來雲南就更是高招。

因為這樣一來,就讓這十萬狼兵有了羈絆,也更難潛逃。

楊畏知一番話,似乎是打開了雲南官員的工作思路,王錫兗忽然起身說:“聖上,臣也有一建議。”

崇禎一肅手說:“王愛卿請說。”

王錫袞說道:“聖上,臣建議趁此機會在雲南也強行推進改土歸流,取消土司制,同時也取消漢土之別,將漢民土民一視同仁。”

“臣亦附議。”楊畏知說道,“春秋有雲,狄夷而華夏者,華夏之;華夏而狄夷者,則狄夷之,一旦改土歸流,則不分土民漢民,皆我大明子民,皆華夏之民,理當一視同仁,且不可再有土漢之分,制造族群仇恨以制衡。”

區分土漢民,制造族群仇恨,這是沐家的治滇方略。

要不是這樣,像沐家這樣的刮地三尺的盤剝,根本撐不到兩百年。

制造土漢對立對於地方官而言其實是有利的,因為土漢忙著仇殺,也就淡忘了統治者對他們的惡意盤剝,但是對於國家而言卻是有害的,因為這個屬於內耗,會嚴重削弱一個國家的潛力以及資源。

對國家而言,同化才是正道。

唐兆元也道:“聖上,還要大興義學,凡雲南之百姓,不分土漢,子弟皆可入學,如此不出兩代,雲南再無土民,更無土司之禍。”

這就更厲害,不光是要消取民族劃分,還要統一文化。

崇禎心下便有些感慨,原來這些措施古人早就想到了。

當下崇禎便動了心思,要不要給內閣提建議,新設一個西南總督,管轄雲南、四川、貴州以及廣西四省,再設一個提督四省軍務,負責西南鎮台?

而王錫袞毫無疑問就是首任雲桂黔川總督的最佳人選。

至於楊畏知,則是西南鎮台提督的不二人選,就是他了。

這時候吳文瀛起身說:“聖上,若真把廣西狼兵編戶為民,並將之留在雲南,還要把他們妻兒接來團聚,也未免太便宜他們了吧?”

唐兆元也道:“這些狼兵理應給予嚴懲。”

“此事易耳。”王錫袞道,“可以對十萬狼兵課以重稅,前五年上繳五成田租,之後逐年遞減一成,直到與其他編戶同。”

“可,就按照這個法子辦。”崇禎又道,“除了阿迷州、蒙自土司的土兵之外,其他各個土司的土兵皆按此法一體遵行。”

蒙自、阿迷州兩個土司的三萬土兵是肯定要服勞役的。

就讓這兩個司的土兵去大理以及東川府的銀礦挖礦銀。

唐兆元問道:“聖上的意思,是將黔國公府名下之莊田,無償分與廣西狼兵以及作亂各土司之土兵耕種,並且課以重稅?但是沒有參與作戰的土兵以及土民則無需課以重稅,只需按常例繳納官稅?”

“對。”崇禎點頭說道,“每畝官田皆課稅五升三合五勺。”

“聖上聖明。”唐兆元聞言大喜,這一來,他這個雲南巡撫就好當多了。

“聖上聖明。”王錫袞、楊畏知等雲南文武也紛紛跟著跪地,大唱贊歌。

崇禎又說道:“不過有一條,十萬狼兵還有十二萬作戰土兵,這田不是白白分給他們耕種的,而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朝廷需用兵時,這些狼土兵有應募出征的義務,所以平時農閑之時,需要集中操演,朕會留下士子來負責。”

同樣是鎮兵,雲南鎮兵暫時沒有徐州、歸德兩鎮鎮兵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