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興修水利(第3/3頁)

“回聖上,這湖堤的花費並非是八萬兩。”

李蛟正不亢不卑的應道:“而是十一萬兩。”

“而且能用十一萬兩銀子把湖堤修成這樣,已經不易了。”

“聖上若是不信,盡可以去看常德府或者長沙府的湖堤。”

“若是常德府或長沙府的湖堤修得比嶽州府更堅固結實,臣但憑處置。”

“噢是嗎?”崇禎笑道,“這倒是新鮮了,從來只聽說地方官對朝廷下撥的銀子層層漂沒,這還是頭一回聽說有地方官倒著貼銀子的。”

說此一頓,崇禎又問道:“多出的三萬兩又從何而來?”

“討來的。”李蛟正說道,“臣挨家挨戶找縉紳討來的,因為修好湖堤後可以令環湖萬頃良田免受水患,因而各家縉紳都是舍得出銀子。”

崇禎久久的盯著李蛟正,李蛟正也是袒然與崇禎對視。

到了這裏,李蛟正在崇禎眼中的形象再次與官聲重疊。

其實這一路走來,崇禎所得到的信息無不說李蛟正是個清官好官能吏,幾乎就沒有聽到過不好的一面。

好半晌後,崇禎又問道:“如果說按照工部定下的標準,足工又足料,修好洞庭湖大堤需要多少銀子?”

李蛟正道:“至少一千萬!”

說此一頓,李蛟正又說道:“湖堤修好之後,至少五十年內再無湖患,而且只要長江不發五十年或者百年一遇的大水,環湖諸府年年皆可兩季豐收,小麥加稻谷,只是嶽州一府便可以多收一千萬石以上的糧食!”

崇禎聞此,不由得怦然心動。

糧食安全,怎麽重視都不為過,無農不穩!

作為大明的大糧倉,湖廣的水利工程怎麽重視都不為過。

沉吟片刻,崇禎突然說道:“李蛟正,朕若向內閣推薦你兼任治水禦史,並且給你籌集兩千萬兩銀子,專門用來修繕洞庭湖大堤、長江大堤、湘水以及沅水大堤等,要求五十年內不許再遭水患,你可有信心哪?”

聽到這話,李蛟正身後的佐官都驚呆了。

這是怎麽說的,原本是來向聖上請罪的,結果請出來個這?

李蛟正卻是不假思索的道:“若兩千萬兩能夠足額撥付,中間不漂沒一兩,則臣可以將洞庭湖大堤以及長江大堤等修築得固若金湯,別說是五十年,便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也足可保湖廣一省九千余萬畝無虞。”

“漂沒之事你卻不用擔心。”崇禎擺手道。

“治水的銀子從皇家銀號武昌分號中支取,不經手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