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下糧倉(第2/3頁)

“張閣老所言極是。”錢謙益道,“仆等需做好最壞的……”

話音未落,通政使劉士禎興沖沖的走進來:“四位閣老,武昌塘報!”

“哦?”路振飛霍然起身,“武昌這麽快就有塘報傳來?莫非是聖上大軍和堵胤錫已經剿滅亂兵?”

“這?”張慎言瞠目結舌的道,“不可能吧?不是說元宵節的時候還在大別山剿匪?算一算時間,這會也就剛到武昌府吧?”

錢謙益道:“是與不是,拆開塘報一看便是。”

“噢,對!”路振飛趕緊拿起匕首剔開火漆,取出書信。

“還真是!”快速看完,路振飛喜不自禁道,“只是一戰,聖上便輕松的平定了兵亂,而且是一網打盡,一個亂兵都沒跑掉。”

“這……”張慎言難以置信道,“聖上這是如何辦到的?”

“你們瞧。”錢謙益一拍手說道,“仆就說過,聖上肯定能輕松剿滅亂兵,果不其然,聖上只是一擊便輕松全殲了十幾萬亂兵。”

“好好好,好啊。”路振飛欣然道。

“亂兵已然剿滅,湖廣也就不會再誤了農時。”

說此一頓,又道:“倒是有一件事,我們得盡快的商定。”

張慎言道:“首揆,你是說新一任湖廣總督的人選是嗎?”

“對。”路振飛道,“湖廣西扼四川,北拒偽順,其位置非同小可,必須得選一位諳熟政務又兼知兵的總督方可。”

錢謙益道:“聖上可有提出合適人選?”

“沒有。”路振飛道,“聖上在塘報裏明確說了,人選由內閣決定。”

“如此,仆推薦鳳陽總督馬士英。”錢謙益說道,“馬士英曾歷任多地知州知府,而且任上頗有政績,可謂諳熟政績,總督鳳陽、廬州諸府軍務期間更是曾多次與流賊交兵,而且頗多勝績,真可謂是允文允武,仆以為足堪任湖廣總督。”

“不妥。”張慎言斷然道,“馬士英誠然總督之材,但用之廬鳳可,用之湖廣則不可,強用之則不僅害了馬士英他自己,更加會誤了軍國大事!”

孟兆祥也道:“仆也以為馬士英非國士,而湖廣總督卻非國士不可。”

見張慎言和孟兆祥都反對,錢謙益訕訕的不再說話,心下卻有些後悔,這次草率了,早知道不該為馬士英出這個頭的,為了幾百兩銀子不值當。

高慎言沉吟片刻之後說道:“首揆,仆以為非袁繼鹹不可。”

孟兆祥當即表示贊同:“仆也以為袁繼鹹足堪勝任湖廣總督一職。”

袁繼鹹的正式職務便是總督江西、湖廣、安慶以及應天等處軍務,只是後來專設湖廣總督之後,才不再兼管湖廣軍務。

所以似章曠、盧鼎等文官武將都是袁繼鹹的老部下。

路振飛當即便拍板道:“可,那便下文,調袁繼鹹總督湖廣軍政事務,至於江西、安慶以及應天府等處,眼下已經不必再憂心流賊或建奴襲擾,就不必再設總督。”

……

此時在武昌。

崇禎詢問堵胤錫道:“堵卿,你也曾在湖廣任職數年,對湖廣官場應該比較熟悉,可知有誰人堪稱能吏?”

堵胤錫答道:“章曠、傅上瑞、吳晉錫等皆堪稱能吏。”

崇禎又問道:“朕聽聞長沙府之湘潭縣多鐵礦,意欲在湘潭縣建一大型冶鐵工場,並設一冶鐵禦史冶鐵,你看誰最為合適?”

“此事非吳晉錫不可。”堵胤錫不假思索的道,“因為吳晉錫愛好道學,精於太乙奇門之術,對於金石冶煉一道也頗有涉獵。”

正說話之間,章曠急匆匆走進來。

大禮參拜道:“臣章曠叩請聖上金安。”

“平身。”崇禎一肅手道,“章曠,甄別完了?”

“回聖上,已經甄別完了。”章曠嘆了口氣,又道,“亂兵共計十八萬九千余人,只有八萬人未曾做惡,其余十萬人皆曾殺害過無辜百姓。”

“十萬多?”崇禎又問道,“你是如何甄別的?”

章曠說道:“臣令亂兵互相檢舉揭發,如果檢舉揭發屬實,則可免死,是以這些亂兵便踴躍互相揭發。”

“好辦法。”崇禎欣然道,“看來結果是可信的。”

章曠問道:“不知聖上打算如何處置十萬多有劣跡的亂兵?”

崇禎反問章曠道:“章曠,你說朕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亂兵?”

“聖上,臣以為能不殺還是盡量別殺。”章曠道,“這些可全都是壯丁,哪怕是留下他們屯田也行啊,十萬多亂兵可耕種幾百萬畝!”

“屯田?”章曠這一句話,卻切中了崇禎此行的真正意圖。

說實話,如果只是想要鎮壓兵亂,崇禎根本不用禦駕親征,只需讓堵胤錫率領十萬鎮兵南下就可以很輕松的平定兵亂。